分卷(26)(3 / 4)
张绎接过号码牌,从人群中挤过去,三号厅外人满为患,除了来试镜的演员,还有他们带来的助理经纪人之类的,走廊本就不宽敞,这么多人涌进去,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小周事先了解过,给张绎解释说:阮贺天这个角色很吸引人,虽然戏份不多,但他是民众耳熟能详的人物,自带流量的,谁演都能沾光。
小周挤进去要了份台词本就退出来了,递给张绎说:还好我事先在楼上定了间房,张少可以去房间里看剧本,这边才刚开始,没那么快轮到你的。
张绎也不拒绝,这里闹哄哄的确实呆不住,他给沈峰发了条信息,然后跟着小周上楼。
进了房间,小周说:你在这里休息,我下楼看着,快到你的时候给你打电话。
麻烦周哥了。
小周忙客气道:没事没事,我应该做的。
张绎坐在沙发上,打开仅有三页的剧本,是择选出来的两个场景,一个是阮贺天作为学生代表领着同学上街游行时激扬顿挫的演讲,还有一个是他被军阀逮捕后在牢里写下万字血书的场景。
第一场台词量还挺大,这段激情高昂的演讲词很能鼓舞人心,也是阮贺天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痕迹,张绎读了两遍,闭上眼睛,回想自己如果生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面对列强侵略,面对政府腐败,面对百姓穷困,是否也能生出这样浓烈的情绪,然后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改革运动中。
不知道是不是受他师父影响,他小时候自以为会成为一个大英雄,行侠仗义,惩奸除恶,可长大一些,知道这些都是妄想后,骨子里的叛逆就一起爆发出来了,他觉得自己与这个不顾生死,满腔爱国热情的伟人截然不同,想要把这个人物演好没那么容易。
第二个场景一个台词也没有,张绎以有限的专业知识来推敲,也不知道这样的沉默的场景该用什么形式表达更好。
万言书当然不可能真用鲜血来写,此时的阮贺天被关押了几天,被用过刑,已经没了之前演讲时的意气风发,但性情却没有因为伤痛而有所改变,也丝毫没有向恶势力低头的趋势。
这个人物比《魔女传》里的小师弟难演多了,他的优势全都用不上,也无法用情感带入去调动情绪,估计这次试镜落选的概率很大。
没过多久,沈峰打来电话说他已经好了,张绎让他先回去,自己这边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沈峰也知道情况,虽然想留下来陪他,但周末他都要去公司参加培训,除了学校的专业课,公司给他安排了满满的训练课程,从礼仪举止到唱歌跳舞,什么都要学。
到了十点,张绎不知道楼下排到了几号,于是打电话让孙一凡给他们带饭,万一到了中午还没排到他,总不能饿肚子。
将近十一点的时候,小周打电话来让他下楼,说是再过几个人就轮到他了,张绎给孙一凡发了条信息过去,然后去卫生间放了水,照照镜子,没发现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才下楼。
和之前的试镜不同,这一次他竟然有点紧张,倒也不是怕选不上,而是怕演不好给他三师兄丢人。
下楼后,张绎发现人果然少了大半,越是排在后面的人心越虚,毕竟人都有审美疲劳,同样一段话同样一个场景,几十号人演绎出来,光是听着看着就累了,要想脱颖而出可没那么容易。
小周迎上来说:三十几个人里就一个被胤导指点了,其余人他连一句话都没听到就让走人了,大家估摸着那个人被选上的概率很大。
张绎找了个空位子坐下,说:尽人事听天命了。
呵,那可不,你就算背景再强大胤导也不会鸟你的。旁边坐着的竟然是早上在前台讽刺张绎的那个男人。
张绎扫了他一眼,不想搭理他,对方却觉得他这一眼傲慢无礼,像是在鄙视他,不痛快地说:你这个年纪,要么是在校生,要么是低文凭,怎么竞争得过这些专业人士?你是没瞧见,之前连王轶攸、宋煜都来了,他们可都是成名多年的人物,可导演还是不满意,你就省省吧。
张绎忍无可忍,怼了他一句:那你怎么还不走?
我为什么要走?
你自己没照过镜子吗?既然你觉得我比不上那些人,你连我还不如,怎么敢坐在这里?
你仗着自己脸好看一点就高人一等吗?表演又不全看脸。
张绎翻了个白眼,冷哼道:只是一点吗?你对自己的长相有什么误解?
男人刚要发飙,对面一个年轻秀气的男孩笑着劝解道:两位没必要这样比,长相是天生的,好看不好看在其次,这个角色本来也不需要长的太好看。
张绎知道他说的对,不过他一般不理会陌生人,也就没搭话,旁边的男人点头说:还是你明事理,可比我身边这个关系户强多了。 ↑返回顶部↑
小周事先了解过,给张绎解释说:阮贺天这个角色很吸引人,虽然戏份不多,但他是民众耳熟能详的人物,自带流量的,谁演都能沾光。
小周挤进去要了份台词本就退出来了,递给张绎说:还好我事先在楼上定了间房,张少可以去房间里看剧本,这边才刚开始,没那么快轮到你的。
张绎也不拒绝,这里闹哄哄的确实呆不住,他给沈峰发了条信息,然后跟着小周上楼。
进了房间,小周说:你在这里休息,我下楼看着,快到你的时候给你打电话。
麻烦周哥了。
小周忙客气道:没事没事,我应该做的。
张绎坐在沙发上,打开仅有三页的剧本,是择选出来的两个场景,一个是阮贺天作为学生代表领着同学上街游行时激扬顿挫的演讲,还有一个是他被军阀逮捕后在牢里写下万字血书的场景。
第一场台词量还挺大,这段激情高昂的演讲词很能鼓舞人心,也是阮贺天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痕迹,张绎读了两遍,闭上眼睛,回想自己如果生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面对列强侵略,面对政府腐败,面对百姓穷困,是否也能生出这样浓烈的情绪,然后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改革运动中。
不知道是不是受他师父影响,他小时候自以为会成为一个大英雄,行侠仗义,惩奸除恶,可长大一些,知道这些都是妄想后,骨子里的叛逆就一起爆发出来了,他觉得自己与这个不顾生死,满腔爱国热情的伟人截然不同,想要把这个人物演好没那么容易。
第二个场景一个台词也没有,张绎以有限的专业知识来推敲,也不知道这样的沉默的场景该用什么形式表达更好。
万言书当然不可能真用鲜血来写,此时的阮贺天被关押了几天,被用过刑,已经没了之前演讲时的意气风发,但性情却没有因为伤痛而有所改变,也丝毫没有向恶势力低头的趋势。
这个人物比《魔女传》里的小师弟难演多了,他的优势全都用不上,也无法用情感带入去调动情绪,估计这次试镜落选的概率很大。
没过多久,沈峰打来电话说他已经好了,张绎让他先回去,自己这边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沈峰也知道情况,虽然想留下来陪他,但周末他都要去公司参加培训,除了学校的专业课,公司给他安排了满满的训练课程,从礼仪举止到唱歌跳舞,什么都要学。
到了十点,张绎不知道楼下排到了几号,于是打电话让孙一凡给他们带饭,万一到了中午还没排到他,总不能饿肚子。
将近十一点的时候,小周打电话来让他下楼,说是再过几个人就轮到他了,张绎给孙一凡发了条信息过去,然后去卫生间放了水,照照镜子,没发现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才下楼。
和之前的试镜不同,这一次他竟然有点紧张,倒也不是怕选不上,而是怕演不好给他三师兄丢人。
下楼后,张绎发现人果然少了大半,越是排在后面的人心越虚,毕竟人都有审美疲劳,同样一段话同样一个场景,几十号人演绎出来,光是听着看着就累了,要想脱颖而出可没那么容易。
小周迎上来说:三十几个人里就一个被胤导指点了,其余人他连一句话都没听到就让走人了,大家估摸着那个人被选上的概率很大。
张绎找了个空位子坐下,说:尽人事听天命了。
呵,那可不,你就算背景再强大胤导也不会鸟你的。旁边坐着的竟然是早上在前台讽刺张绎的那个男人。
张绎扫了他一眼,不想搭理他,对方却觉得他这一眼傲慢无礼,像是在鄙视他,不痛快地说:你这个年纪,要么是在校生,要么是低文凭,怎么竞争得过这些专业人士?你是没瞧见,之前连王轶攸、宋煜都来了,他们可都是成名多年的人物,可导演还是不满意,你就省省吧。
张绎忍无可忍,怼了他一句:那你怎么还不走?
我为什么要走?
你自己没照过镜子吗?既然你觉得我比不上那些人,你连我还不如,怎么敢坐在这里?
你仗着自己脸好看一点就高人一等吗?表演又不全看脸。
张绎翻了个白眼,冷哼道:只是一点吗?你对自己的长相有什么误解?
男人刚要发飙,对面一个年轻秀气的男孩笑着劝解道:两位没必要这样比,长相是天生的,好看不好看在其次,这个角色本来也不需要长的太好看。
张绎知道他说的对,不过他一般不理会陌生人,也就没搭话,旁边的男人点头说:还是你明事理,可比我身边这个关系户强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