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真夫妻 第214节(3 / 4)
看着有点不对劲的样子,赵秀云很快察觉到他的沉默,说:“怎么了?”
方海犹豫一会,还是说:“方芳今天来说,我妈想来沪市玩一趟。”
现在介绍信好开许多,他妈这个年纪,想出门玩玩,做子女的实在没什么好拒绝的。
赵秀云倒没听方芳提起,说:“给你写信,还是给你妹?”
方海回忆一下说:“没给我写,应该是只跟方芳说。”
亲老娘要来,都没敢跟儿子说,只敢跟外嫁女儿提,他想起来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赵秀云隐约知道他的意思,说:“你写信回去问问吧,要是来的话我把家里收拾一下。”
方海心里不是不松口气的,说:“估摸着不会是一个人来,到时候再说吧。”
也是,老太太那么大年纪,又是出远门,少说得带个儿子出门,别的不说,她的爱子方川总得带上吧。
赵秀云心中有章程,不过把这事先放在后面,反正也不着急。
当然,这个不着急是他们自以为的,没过几天,李燕妮就带着小儿子方川和长孙方兴旺到沪市,连方芳都给吓一跳,接到电话的时候急急去火车站接人。
她念的是大专,她男人陈辉明念的是两年半的师范本科,都是今年六月份毕业,一个分配到市一中教书,一个在市供电所上班。
单位给分宿舍,虽然只有一间房,但夫妻俩每个月快一百块工资,又只有两个孩子,跟人换的两间房住,就是要多出点房租,条件一下子好不少。
她把亲妈和弟弟外甥接到家,方川啧啧打量着说:“就这么大点地方啊?看来城里也不怎么样嘛。”
一家四口能住得上两间房,已经是阔人了,方芳撇撇嘴没说话,反正这个弟弟她是一点都看不上的,只说:“是不大,住不开,凑合着吧。”
她可舍不得花招待所的钱,寻思自己带孩子和外婆住,三个男人住另一间,挤挤也就住下了。
李燕妮什么苦没吃过,只问:“你四哥家住哪啊?地方大吗?”
还好意思说这个,方芳反问道:“您说要来,我还以为是过一阵的事情,怎么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来了。”
她才去工作没多久,就这么急匆匆请假,领导得怎么看,多不合适啊。
要的就是这“措手不及“,这事还是方川撺掇的,他说:“怎么,成城里人,亲妈就看不上了?都不能来了?”
一看他就是个搅屎棍,方芳憋住气,只说:“吃过饭没有?”
毕竟她是老方家的姑娘,该是她做的她就做。
可不是饿,火车上李燕妮都没舍得买吃的,说:“这一路给我颠的……”
抱怨不断,这么大年纪人,两天火车哪里熬得住,还是硬座,得亏是身体好,不然早倒下去。
方芳忍不住说:“你们早说,四嫂不就托人给买卧铺了。”
他们那年来沪市,也是托的四嫂的人情。
提起这个儿媳妇,李燕妮就恨得牙根痒,说:“她不让我别来就不错,我可不敢指望。”
说实话,这种大面上的事,方芳知道自家四嫂没得挑,说:“你生日,我爸冥诞、过忌,逢年过节,哪一次没寄东西回去?”
寄的还都是好东西,就是钱给得少,吃的喝的可没短过。
看在四哥的面子上,那是明知闹腾也会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最起码拿出人家娘家外甥来时候的样子来。 ↑返回顶部↑
方海犹豫一会,还是说:“方芳今天来说,我妈想来沪市玩一趟。”
现在介绍信好开许多,他妈这个年纪,想出门玩玩,做子女的实在没什么好拒绝的。
赵秀云倒没听方芳提起,说:“给你写信,还是给你妹?”
方海回忆一下说:“没给我写,应该是只跟方芳说。”
亲老娘要来,都没敢跟儿子说,只敢跟外嫁女儿提,他想起来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赵秀云隐约知道他的意思,说:“你写信回去问问吧,要是来的话我把家里收拾一下。”
方海心里不是不松口气的,说:“估摸着不会是一个人来,到时候再说吧。”
也是,老太太那么大年纪,又是出远门,少说得带个儿子出门,别的不说,她的爱子方川总得带上吧。
赵秀云心中有章程,不过把这事先放在后面,反正也不着急。
当然,这个不着急是他们自以为的,没过几天,李燕妮就带着小儿子方川和长孙方兴旺到沪市,连方芳都给吓一跳,接到电话的时候急急去火车站接人。
她念的是大专,她男人陈辉明念的是两年半的师范本科,都是今年六月份毕业,一个分配到市一中教书,一个在市供电所上班。
单位给分宿舍,虽然只有一间房,但夫妻俩每个月快一百块工资,又只有两个孩子,跟人换的两间房住,就是要多出点房租,条件一下子好不少。
她把亲妈和弟弟外甥接到家,方川啧啧打量着说:“就这么大点地方啊?看来城里也不怎么样嘛。”
一家四口能住得上两间房,已经是阔人了,方芳撇撇嘴没说话,反正这个弟弟她是一点都看不上的,只说:“是不大,住不开,凑合着吧。”
她可舍不得花招待所的钱,寻思自己带孩子和外婆住,三个男人住另一间,挤挤也就住下了。
李燕妮什么苦没吃过,只问:“你四哥家住哪啊?地方大吗?”
还好意思说这个,方芳反问道:“您说要来,我还以为是过一阵的事情,怎么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来了。”
她才去工作没多久,就这么急匆匆请假,领导得怎么看,多不合适啊。
要的就是这“措手不及“,这事还是方川撺掇的,他说:“怎么,成城里人,亲妈就看不上了?都不能来了?”
一看他就是个搅屎棍,方芳憋住气,只说:“吃过饭没有?”
毕竟她是老方家的姑娘,该是她做的她就做。
可不是饿,火车上李燕妮都没舍得买吃的,说:“这一路给我颠的……”
抱怨不断,这么大年纪人,两天火车哪里熬得住,还是硬座,得亏是身体好,不然早倒下去。
方芳忍不住说:“你们早说,四嫂不就托人给买卧铺了。”
他们那年来沪市,也是托的四嫂的人情。
提起这个儿媳妇,李燕妮就恨得牙根痒,说:“她不让我别来就不错,我可不敢指望。”
说实话,这种大面上的事,方芳知道自家四嫂没得挑,说:“你生日,我爸冥诞、过忌,逢年过节,哪一次没寄东西回去?”
寄的还都是好东西,就是钱给得少,吃的喝的可没短过。
看在四哥的面子上,那是明知闹腾也会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最起码拿出人家娘家外甥来时候的样子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