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真夫妻 第22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秀云觉得还是冷,反正她是撑不住,又惦记着快到时间,说:“禾儿,回去听结果了。”
  努力这么久,答案才出来一半,禾儿心里觉得自己少说能拿奖,不过听到成绩的时候还是意外说:“我是第三吗?”
  甭管比的什么,说出去就是全国第三啊,而且一等奖就是三个,要是下午顺利的话,说不定真能拿下。
  禾儿喜不自胜,吃午饭的时候还叽叽喳喳,完全忘记自己刚抽到题目,得好好组织语言。
  赵秀云不得不打断说:“想好怎么说了吗?”
  上午考的就是准备好的,她帮忙是正常的,下午这场既然考随机,她就没打算给孩子搭把手,反正堂堂正正,能拿几分算几分。
  禾儿其实有腹稿,说:“差不多,不磕磕巴巴就行。”
  岂止是这个,赵秀云反复提醒说:“一定给我盯着沙漏啊,要有头有尾。”
  二万五千里就差这一步了,总得圆满落幕才行。
  禾儿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她是早上的第三名,下午也要第三个上台,时间上多少还是有些仓促,不能说表现得特别好,只能说是正常。
  但这个正常,也够她以总成绩第二,拿下一等奖,只等明天领奖。
  不得不说,成绩出来,一家人都松口气。
  尤其是禾儿,觉得妈妈比自己还辛苦,她拿不到好成绩,一准愧疚,现在是可以开开心心玩起来,一出礼堂就催促说:“快点快点,要来不及看戏啦。”
  第219章 奖励  第二更
  《锁麟囊》是程派经典, 禾儿学过一阵子武生,对这些略知一二, 她嗓子还行,能跟着唱几句,从戏院出来还咿咿呀呀唱。
  调里头一听,就是正经学过的。
  有位老先生好奇,问道:“你们这是跟哪家学的?”
  禾儿没有正经拜过师,摇摇头说:“就在少年宫学的。”
  老行当里头,拜师傅还是挺讲究, 跟老家认干爹干妈的分量都差不多,将来是师傅的半个孩子, 养老送终都得搭把手的。
  赵秀云没让孩子拜,怕她将来自己都养不活,负担还重。
  各地少年宫这样那样的课很多, 人家也不再追问,只是可惜说:“学好了,将来是个好角啊。”
  禾儿觉得这就是夸她有天赋,美滋滋说:“刘师傅有段日子还想让我去学青衣。”
  这事赵秀云知道, 当时心里都一咯噔,寻思孩子要是想去可怎么办,练这种可是台下十年功,比读书可苦多了, 她可舍不得女儿去。
  幸好禾儿自己也兴趣不大, 她就是想学武生,可叫当妈的松口气。
  不过赵秀云平常不爱提这个,有些催促说:“快回吧,挺晚的了。”
  散场风挺大的, 夜又黑,路灯昏昏,偶尔有两个人路过,也是行色匆匆,公交末班车都停了,一家四口只能慢慢走路回去。
  走路也有走路的意思,禾儿东看西看,鼻子动动说:“好香啊。”
  她鼻子最灵,又走几步,赵秀云才闻见,说:“肉的味道。”
  拐角有个卖牛肉面的小摊,别看这个点,人还挺多的。
  桌边破桌子一撑,就张罗起来,都是大老爷们居多,哼哧哼哧一碗下肚,再配个小酒,二两花生米,别提多够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