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恍[GL]_分卷阅读_102(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郎怀随口答道:“夫妻讲究缘分,父女难道不讲究?你瞎操心。”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迅暗自思索会否是自家妹子自小亏了身子,便道:“阿怀,你孝期满了若有合适的,便纳了侧室。明达虽然顽劣,但并非不懂大道理的。子嗣一事还得上心才是。”
  郎怀逗着咿呀学语的李棠,笑道:“殿下费心,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古话诚不我欺,此事却是我固执,和兕子无关的。”
  第二日传出的消息,李迅命王朝远主审此案,赵摩严侯卿协审,务必查得水落石出。此令一出,朝中震动,百官哪里料到李迅会行壮士断腕之举?由此对这个显得孱弱的太子殿下均是刮目相看。
  再一日,郎怀收集妥当挽荷之死的所有人证物证,着人想办法扔给王朝远后,又找了尚子旖来一番深谈。尚子旖红着眼睛离开延年殿,咬牙切齿回了自己书房奋笔疾书,不知忙些什么。
  “他自己告御状是最好的。”明达拿着郎怀的汤药进来,小脸粉红,显然今年长安城热得太早。
  郎怀接过来一气喝完,饶她成日喝药,也被苦的眯了眼,问:“怎么今日这么苦?”
  “小陶说加了两味药,”明达从荷包里取了颗松子糖塞进郎怀口中,却被这人一把拉进怀里,干脆顺从坐在她膝上,圈着她脖颈,笑道:“不热么?”
  郎怀含着糖,说话有些含糊不清:“不热。”她想起李棠来,便咬着明达耳珠,低声道:“再过两年,咱们捡个小姑娘,你说如何?”
  明达有些诧异:“怎么突然说这个?”
  郎怀半是羞恼半是期待,老实答道:“昨日殿下问起来,还说要我纳妾,那意思是怕咱们没个子嗣。我想着女孩好,不若捡一个合眼缘的。不过辛苦的是你,得装十个月。”
  明达被她这异想天开之念逗笑了,道:“以前不是说过继恒儿的么?”
  “他那么小,等他的恐怕黄花菜都凉了。”眼前的人离得太近,反而模糊了五官。郎怀下意识将手从她的半臂连接处摸了进去,但觉玉肤冰凉滑腻,不由起了心思。
  “别闹,青天白日的……”明达欲拒还迎,眉目间愈发风情万种,独独被郎怀尽收眼底。她干脆横抱了心上人,走进侧殿。
  纱帘未闭,屋外流水伴柳动,劳燕穿梭不绝。明达十指扣入郎怀发间,双眸间烟波迷离,偶尔溢出细碎的吟哦,直比那雀鸣还动听三分。
  第105章 莫回顾(三)
  上官元知道自己要完了。满朝也都知道,他这位丞相坐到头,甚至可能要丢了性命。只是上官元怎生也想不明白,李迅怎么敢不救他?
  容不得他想太多,大理寺的衙役在王朝远的带领下,直接到城西丞相府拿了人——正是上官元本人,还有文永,这位上官元最重要的心腹。。
  王朝远也未用刑,上官元心知如今已不会有人帮他,干干脆脆认罪。左右不过是强买妓人,大不了以金抵了流刑。但杀人一事他怎么也不承认,只说挽荷买通下人逃走,逃到哪里却不知晓。但关在牢里的上官元怎么都料不到,天要变了。
  本朝最年轻的翰林尚子旖,头一次写奏折,便初生牛犊不怕虎,状告上官元开扬十八年毒杀上官翼博,嫁祸当时的上官氏嫡长子上官宏,致使上官翼博枉死,上官宏含恨逃离,死于外乡。
  李迅看罢,心知自己不能决断,立即遣人快马送去芙蓉园,呈报明皇。明皇看罢,着令三司严查,由太子李迅全权负责。
  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长安都想不到,十六年前竟然发生了如此惨案!街头巷尾俱言其事,说得有声有色,仿佛亲见。
  王朝远接了圣旨,请来尚子旖,在大理寺衙门和上官元对峙。上官元这才有些慌神,但当年之事他做的极为干净,根本不信有人能拿到证据。
  “当初上官宏毒杀父亲,乃是盖棺的定案!你一个黄口小儿,就凭一个故事,便想诬告于我。王少卿,陛下还未罢免我,我还是丞相!你便是这样维护《唐律》尊严么?”上官元有恃无恐,王朝远难免尴尬。
  这时候尚子旖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廷中,除去官服跪下,道:“王大人,下官若有妄言,天打雷劈。且此人做了此等劣事,自以为天衣无缝。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证据就在眼前。请王大人、赵大人听下官细说。”
  赵摩严点头,王朝远亦是好奇,便道:“翰林请起,但说无妨。”
  尚子旖站起来,年岁虽小却款款而谈:“下官斗胆请问,当时上官先生素有才名,且本为嫡长子,上官老先生故去,他本该是上官氏的家主。他行此举,诸位不觉得蹊跷么?”
  上官宏是当时誉满长安的大才子,此事一出,算得上开扬十八年最大一案。赵摩严当时已经是刑部侍郎,也从旁协助,是证据确凿,才不得不相信上官宏真的做了这等大逆不道一事。
  赵摩严道:“此事若循常理,上官宏是断不会做下这等糊涂事的。但本官经手此案,证据确凿,委实不可翻案。且上官宏当时的确是招了,才会放松了守卫,让他逃了出去。”
  尚子旖道:“上官先生如何招的?还不是这贼子买通衙役屈打成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