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小地主_分卷阅读_87(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赖家众人闻言,俱都敛了脸上笑容。赖嬷嬷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沉声问道:“瑜儿平日里并不同宝玉来往,你也不熟悉宝玉的为人,这话是从何说起?”
  赖瑜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开口回道:“是我在师傅府上念书的时候,偶尔听见师傅同林姐姐说的。他说宝玉一把年纪了,还成日小儿家模样,平白生了一副男儿身。不思精忠报国,不懂光耀门楣,只依靠着祖上余荫得过且过。还沾沾自喜引以为荣。这样的男子,谁嫁了他谁倒霉。”
  众人面面相觑。大家都知道因为当年“金玉良缘”以及“木石姻缘”之事,林如海对贾宝玉的偏见很大。只想不到过了这么多年,林如海居然依旧耿耿于怀。
  赖嬷嬷叹了口气,伸手招过赖瑜到跟前儿,一脸郑重的吩咐道:“瑜儿已经是大人了,当知道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能说。这样的话,今后是再也不许提的。”
  赖瑜干脆利落的点了点头,开口应道:“瑜儿明白。其实师父这话也都说了好一阵子了,瑜儿谁都没提过。今日也只是闲聊说到这里,因家中没有外人我才多说了两句。今后再也不提了。”
  这小子小小年纪,竟然还懂得为自己辩解。众人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又嘱咐他几句,方丢开手不提。
  至晚间赖瑾照例哄赖瑜上床睡觉,装作不在意的问道:“才刚你同太祖母他们说的,林伯父说的那番话,是他什么时候说的?”
  赖瑜细细想了一会子,开口说道:“大抵是七八月份的时候吧。具体什么日子,我也记不清了。”
  赖瑾对照一番,大概是林黛玉刚刚定亲,贾宝玉闹得正厉害那会儿。不觉叹息一声,开口说道:“其实那宝二爷为人倒也不坏,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不堪。只是——”
  “只是太没担当了一些嘛!”赖瑜接口说道:“哥哥同宝二爷交好,自然不觉得他有什么坏处。可是于七尺男儿而言,没有担当便是天大的过错了。就连我这个六七岁的小娃娃都知道家中爷儿们要努力进学,光宗耀祖。宝二爷如今都十六七岁的年纪了,他又岂会不知自己的富贵荣华从而何来?一面瞧不起周身的富贵,一面又离不开。哥哥可知道这样的人在我们眼中是何等模样?”
  赖瑾听着赖瑜稍有的长篇大论,不免起了两分兴致,开口问道:“是什么模样?”
  赖瑜道:“矫情。”
  第62章 湘云心思鬼蜮莫测
  湘云心思鬼蜮莫测,琪官被救性命垂危
  展眼已到了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都换了门神、联对,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
  外头下了整整一夜的鹅毛大雪。且又是年节已近,赖瑾倒是比往常越发懒怠了一些。
  这日,又是睡到日上三竿方才起身。大丫鬟锦香服侍过洗漱,冠带已毕。赖瑾施施然的行至赖嬷嬷房中请安。
  彼时府中大大小小的管事婆子亦都在房内商量年事,赖嬷嬷斜斜歪在榻上,由着丫头拿着美人拳捶腿。笑眯眯的看着赖大家的在地上吩咐各管事婆子。瞧见赖瑾过来,不免展颜笑道:“你今年没带着瑜儿去江南陪你父亲,也不知道他们小夫妻两个今年如何了。”
  赖瑾微微一笑。今年年后的事情有些多:林黛玉成婚,薛宝钗嫁人,赖瑜科考,桩桩件件都是不能疏忽的大事。因此他在腊月的时候已经去信向赖尚荣告罪,明说今年过年不能南下。
  赖尚荣虽然惋惜一家四口不能团聚,但赖瑜科考的事情更为重要,他为人父亲,自然不能因一己之私,耽误了瑜儿的前程。
  赖嬷嬷也了然的点了点头,叹息道:“你父亲一去江南就是好几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合家团聚。”
  赖瑾默然不语,也是有些想念的。
  不过细细想来,赖尚荣如今在江南平衡几方势力,身兼重任自然无人会起歪心思。可一旦将江南一地全部理顺,恐怕也就是他功成回京之时。毕竟以乾元帝的掌控欲望,不会任由赖尚荣在江南做大。且换句话说,赖尚荣在江南一地劳苦功高,接连几年之后也应该挪动挪动位置。一来可以让利益于人,二来于自己官途有利。毕竟赖尚荣当年科考之时点的可是庶吉士,大业朝“非翰林不能入阁”,也就是说以赖尚荣如今的功绩和资历,回京之后担任一阁辅相也是够格的。届时赖尚荣恐怕就是内阁最年轻的辅相,那可真可谓是前途无量了。连带赖家一族,也终于算是有了脱胎换骨的契机。
  不过这种话赖瑾也只能在心中暗暗猜想,倘或说出口来未免有矜功自伐的嫌疑。赖瑾如今在圣上跟前儿历练数年,虽然城府不敢说多有增广,但这眼界儿却也比早先开阔许多。自然晓得什么话好说,什么话还是闷在心里自己意淫就好。
  他这厢暗自想入非非,赖嬷嬷看着赖瑾眉飞色舞的模样,不由好笑的摇了摇头,随意说道:“今儿宝二爷不是下了帖子叫你们入园子开诗社嘛。前几次叫你你都推脱朝政繁忙没功夫去,可如今都到了腊月二十九,以前的借口可是用不了了。再者今日林姑娘和薛姑娘也都过去,你要是没什么事儿,不妨也跟过去凑凑热闹就是了。”
  赖瑾微微皱眉,转口说道:“怎么不见瑜儿,难不成还没起床?”
  赖大媳妇好容易将该吩咐的琐事吩咐完毕,将一干管事婆子打发出去。听见赖瑾如此说,不由好笑道:“瑜儿虽然年纪小,可比你这个哥哥用功多了。天刚大亮的时候就去书房读书了。哪里像你,日上三竿才舍得起床。”
  顿了顿,又笑道:“并不是我说你,自从你入了翰林院之后,可是比先是懒怠多了。”
  赖瑾无所谓的耸了耸肩膀,随口笑道:“该努力的光景都已经过了,如今翰林清闲,谁不知道呢!大家都是这么懒懒散散的,倘或就我一个整日忙碌,也未免太打眼了一些。”
  赖大媳妇瞪了赖瑾一眼,口内佯怒道:“说你两句,你总有对付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