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皇后参政(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梁治国,开创了很多先例。
  其中很明显的就是军制,其次是军队的人数。
  军制上,自从唐朝开始,军队就喜欢让军队自己养活自己,节省开始。
  而徐梁却是坚持募兵制。
  因为徐梁坚信,只有职业军人,才能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同时,大明也开创了退役的先河。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职业军人,虽然战事频频,但是军方却如同造血机器一样,不断的为朝廷输送人才。
  如今军方转业到地方的官员,在大明的行政系统力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高的比例。
  再有,便是军队的人数了。
  徐梁自建国以来,面对的敌人非常多,从李自成、张献忠,到满清,到沿海倭寇,都是天大的麻烦。
  但是徐梁的部队直接也只是第一军团、第二军团、辽东师、山地师、第三军团、第四军团、第五军团、骑兵师,这几支部队,总战兵数不到十五万。
  这对于一个拥有一亿多百姓的泱泱大国而言,是一个非常低的征召率。
  然而这支军队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却是令人侧目。
  除了火器、制度、纪律等诸多因素,徐梁在这支部队身上投入的真金白银也是历朝历代不曾有过的。
  因为徐梁坚信一个理念,你在资源的投入上,亏待军队,军队就会用战场上的低能来报答你。
  大明晚期的战斗力之所以那么差,就是因为大明军队从制度上崩坏,国力衰竭,整个军队能得到的资源极其有限,战斗力如同雪崩一般下降,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最恐怖的军队的造血能力的直线下降,让大明的可战之兵越打越少,最后形成了底盘多,人多,但是军队比谁都少的局面。
  这种情况,大明不输,谁输?
  “去岁,军费开支一千七百七十八万两,合人均军费一百六十一两。”
  身为帝王,自然不可能凡事亲力亲为,即便是有内阁和总参帮着分忧,徐梁也总是忙得脚不沾地,加上如今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培养皇子,所以徐梁开始有意无意的培养皇后的执政能力。
  男人终究是要老的的,而在自己精力跟不上的时候,皇后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自己处理政务,自己只要把好关就可以了。
  皇后读着新近的整理出来的财报的,双手发颤。
  这等于大明之前国库一年收入的总和,而现在只是养兵的开销。
  当然,当初父皇当国的时候,财政收入主要支出也只有军费一项。
  更准确地说,每年都要花将近一千万两养辽镇之兵,用来防备东虏。
  “皇后,这个数字看似高,细细分析就知道并不高。”徐梁道:“将士的军饷其实不高,但训练消耗、武器装备、军装更换、日常饮食,驻地修建……这些林林总总的开销都加上去,我大明的将士还是很艰苦的。”
  皇后将信将疑。他对军中的确不甚了解,但要说这样还算艰苦,他是绝对不信的。
  不过父皇当年大把大把的辽饷花出去,结果却是东虏入关,最后连命都丢了。自己是夫君却用这些银子把人心聚了起来,光复失地,颇有些战无不胜的味道。
  “文教一项,一年开支六百二十五万两?这钱是怎么用的?”皇后继续读着。
  她不想干预政务,但是皇帝却非得要求他去做。用徐梁的话说,他是开国之君,要忙得事情比守成之君多很多,所以需要皇后的帮衬。
  再联想到皇子的未来,所以皇后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