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爷请说。
  赵将军之子赵怀。
  哎?我儿子?可他不会打仗!赵钦河一听梁君末选的是自己儿子,有些惊讶。他儿子虽然文武双全,却心在江湖,甚少涉足朝廷之事,未曾带过兵,参过军。
  赵将军莫急,我想我明白王爷的意思。柳尚书安抚了情绪激动的赵钦河道:王爷的意思不是要令公子上阵杀敌,只是让他代表我们戚国的诚意。
  知我者尚书大人也,不知道大家可还有异议?梁君末问道,他继承了家父煜亲王的铁血,言谈举止间带着一股傲气。即使是在问众人的想法,也带着一种不容反驳的气势。
  几位大臣想了想,这个人选他们都挑不出毛病,加上赵钦河没反对,便都同意。梁君末得到结果很是高兴,让兵部立刻回去收拾妥当,明天就出兵援助。
  柳尚书虽然疑惑梁君末突如其来的积极性,但想到军报上楚家军弹尽粮绝这一情况,便打消了疑虑,立刻去准备。
  翌日卯时,军队开拔。
  等到上朝之时,诸位大臣和皇上在议和殿内左等右等,都没看见梁君末的影子。
  王丞相摸着胡子思索片刻,想起昨日梁君末的话,心里一凉道:坏了,王爷肯定跟着军队出征了。
  仿佛是为了验证王丞相的话,一位御林军上前道:报,陛下,刚收到王爷书信。他说此去支援南国凶险万分,知道你不会同意,就大胆的先斩后奏,跟着军队一起走了。
  问此噩耗,王丞相两眼一抹黑,昏倒在大殿上。
  第二章 :有刺客
  御花园的水榭里,太后懒散的靠坐在躺椅上,等身边的小宫女给她修剪指甲。作为当今戚国最高贵的女人,太后保养的很好,一颦一笑间风韵犹存。
  她是皇上的生母,也是先皇的发妻。她和先皇伉俪情深,当年先皇撒手人寰,留下他们孤儿寡母,被先皇捧在手心的太后哭干了泪水。若非皇帝年幼,朝中大局无人主持,她只怕也会随先皇而去。
  你大哥走的时候,你可知道。小宫女修剪完了一只手,太后拿起来看了看,十分满意。她吹了吹手指上的残留的指甲粉末,抬眼看着面前端坐着喝茶的青年,温声问道。
  今早梁君末带兵出征的消息传到后宫,太后并不意外。其实昨日听到带兵的人是赵怀时,太后就隐约有了预感,只是没想到王丞相会气的直接昏过去。太后叹了口气,知道是王丞相担心梁君末出事,他人老了,对年轻的小辈自然是恨不得捧在手心里疼爱。
  知道,大哥并没有瞒着我。我想叔母多半也猜到了。梁君时回道,他和梁君末是亲兄弟,长相有五分神似。只是他更斯文儒雅,眉眼间和太后有几分相像。
  他爹煜亲王和皇上是亲兄弟,他娘逸王妃和太后是亲姐妹,大家关系亲上加亲,私底下都称太后叔母或者姨娘。
  太后笑了笑道:他让赵怀领兵的时候我就猜到了,这赵怀虽然不会打仗,但他武艺高强,要在战场上护着你那三脚猫功夫的兄长不是问题。
  既然如此,叔母为何不提醒外公,他也能有点准备,不至于被我哥气昏在大殿上。
  一想到王丞相被气昏的事,作为小辈,梁君时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王丞相年纪大了,要不是看着皇上还年幼,他哥又吊儿郎当,他早就辞官颐养天年。
  父亲看小辈总是越看就越觉得你们小,他忧思你哥在战场上受伤,却不知道你哥是好不容易等到这种机会,欺上瞒下也要去。我就算说了,留住他的人,也留不住他的心。
  太后叹了口气,当年煜亲王战死沙场,众将士扶棺椁回来之时,她性格倔强的姐姐一头撞死在棺椁前,追随煜亲王而去,留下这年幼的两兄弟。皇上不忍两兄弟受苦,将他们接入宫中,养在还是皇后的太后膝下。太后视他们如己出,对他们的性格自然了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