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11)(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横扫顶尖学术期刊,78篇论文堆起来的战绩令听者愣在原地。
  普普通通的论文撰写和投稿讲座,怎么挂上了威廉.邵的名字,听起来像是要揭开宇宙奥秘,重塑地球文明一样充满吸引力的主题呢?
  哇哦,有直播吗?听者感兴趣的问道。
  不知道。
  听者放下咖啡,来到电脑桌上,那我得看看,美国到中国的机票。
  省科大的讲座,向来是不会准备直播的。
  但是后勤看着一串名单,陷入深思。
  前三排已经安排满了VIP的领导坐席,后六排全是国内教授、博士、知名研究员,再往后,排的是学校内部最需要论文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博士生。
  一人一座的对应下来,学校自己的人都坐不下,更不用说开放给发来咨询邮件的国际友人。
  然而,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没有直播也要开直播。
  省科大为了更多学生,能够在讲座中受益,反复推敲,觉得学校是能够实现直播讲座的条件的。
  唯一的困难,是必须获得邵炼同意。
  所有人严阵以待的讲座,主讲人正在省科大宿舍,叼着棒棒糖咬出抽烟的酷炫感写论文。
  沈大地主在他背后晃来晃去,只觉得邵炼不愧是熟手。
  完全理解了量子推进器原理之后,他竟然能够流畅又随性的写出相应的论述语句,比沈明洲想的还要简单。
  邵炼喜欢论文,跟论文打了多年交道,要给省科大的学生们讲一堂论文课,简直轻轻松松。
  可沈明洲盯着他看了三天,好像除了写论文,邵老师一点儿也没给讲座留出一点儿时间准备。
  沈明洲好奇的问:你不需要写写讲座的演讲稿?
  写什么演讲稿?实战出真知。邵炼叼着棒棒糖,说话总裁风,直接给他们现场走一遍论文撰写的格式和投稿流程不就行了,要什么演讲稿。
  邵老板连发布会都是说话不打草稿的。
  区区讲座,有什么难的。
  邵炼悠闲的把讲座当成聊天教学小会议,并没有把它当成什么隆重教学。
  然而,省科大的电话打了过来,开口就问能不能直播。
  直播?邵炼接到电话都透着困惑,学校的百人阶梯教室坐不下吗?
  省科大已经将讲座地点从百人阶梯教室,换成了千人报告中心。
  规模忽然盛大起来,要跟邵炼解释也破费了一番功夫。
  学校师生比较多啦。
  外校的博士教授慕名过来听讲啦。
  还有国际友人咨询邮件已经在问怎么来省科大了总不好拒绝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