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一家人想要包庇(4 / 8)
晋宣帝吩咐众人退下之后,又吩咐秦瑜同秦时一道去了御书房。
其余的人,则各回各府。
李锦出了皇宫,一路直往府上奔。
而相府大门口,杨氏早早的得到了下人回报的消息。
是以,这会儿,杨氏率领阖府一众人都齐齐在府门口候着呢。
“是老爷回来了”但见府上的一名小厮指着前方忽然激动的喊道。
众人齐齐朝小厮指着的方向看过去。
远远的瞧见一行人骑着马朝这方而来,杨氏紧忙拎了裙摆,在向嬷嬷的搀扶下走下阶梯。
对着那渐行渐近的熟悉身影翘首以盼。
待看清来人,杨氏终于红了眼眶。
谁人都知,战场上刀枪不长眼,一个不慎,便能丢了性命。
虽李锦自身有些功夫在身,可到底并没有打仗的经验。
这几个月,杨氏每日里总是战战兢兢的,总担心自家男人在战场上有个什么意外。
李锦为首的一行人终于在府门前止住脚步,李锦翻身下马,杨氏急忙迎了上去。
“老爷,您可算回来了”
杨氏终究还是顾及主母的形象,只在李锦跟前停下脚步,强力忍住内心想要扑上去的冲动。
李锦伸手握住杨氏的双手,声音依旧是素日里的温和,“让夫人担心了。”
众人的视线都落在李锦的身上,独独李若初一人却现队伍后面还跟着一辆马车。
待得马车内的人掀了帘子探出了头,李若初才一声惊呼,“高公公。”
李若初这一声可不轻,惹得众人齐齐顺着李若初的方向,看向马车的方向。
高公公还穿着内务府总管服,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手里还举着一卷明黄的圣旨?
这时,杨氏也现了高公公。
杨氏看着高公公,心里猜到高公公是来给自家老爷宣赏的。
是以,笑脸相迎了上去。
短短的一番寒暄过后,李锦同杨氏夫妇二人迎高公公进了府门。
众人便在前院儿跪迎圣旨。
待得高公公宣读了圣旨,府上的一众人等,只差瞪的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独李若初一人,面上的神情未曾有多大的变化。
毕竟,能留着一条性命,已经是万幸了。
圣旨的内容有两个,一个是对李锦此次前往北境的功劳赏赐。 ↑返回顶部↑
其余的人,则各回各府。
李锦出了皇宫,一路直往府上奔。
而相府大门口,杨氏早早的得到了下人回报的消息。
是以,这会儿,杨氏率领阖府一众人都齐齐在府门口候着呢。
“是老爷回来了”但见府上的一名小厮指着前方忽然激动的喊道。
众人齐齐朝小厮指着的方向看过去。
远远的瞧见一行人骑着马朝这方而来,杨氏紧忙拎了裙摆,在向嬷嬷的搀扶下走下阶梯。
对着那渐行渐近的熟悉身影翘首以盼。
待看清来人,杨氏终于红了眼眶。
谁人都知,战场上刀枪不长眼,一个不慎,便能丢了性命。
虽李锦自身有些功夫在身,可到底并没有打仗的经验。
这几个月,杨氏每日里总是战战兢兢的,总担心自家男人在战场上有个什么意外。
李锦为首的一行人终于在府门前止住脚步,李锦翻身下马,杨氏急忙迎了上去。
“老爷,您可算回来了”
杨氏终究还是顾及主母的形象,只在李锦跟前停下脚步,强力忍住内心想要扑上去的冲动。
李锦伸手握住杨氏的双手,声音依旧是素日里的温和,“让夫人担心了。”
众人的视线都落在李锦的身上,独独李若初一人却现队伍后面还跟着一辆马车。
待得马车内的人掀了帘子探出了头,李若初才一声惊呼,“高公公。”
李若初这一声可不轻,惹得众人齐齐顺着李若初的方向,看向马车的方向。
高公公还穿着内务府总管服,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手里还举着一卷明黄的圣旨?
这时,杨氏也现了高公公。
杨氏看着高公公,心里猜到高公公是来给自家老爷宣赏的。
是以,笑脸相迎了上去。
短短的一番寒暄过后,李锦同杨氏夫妇二人迎高公公进了府门。
众人便在前院儿跪迎圣旨。
待得高公公宣读了圣旨,府上的一众人等,只差瞪的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独李若初一人,面上的神情未曾有多大的变化。
毕竟,能留着一条性命,已经是万幸了。
圣旨的内容有两个,一个是对李锦此次前往北境的功劳赏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