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静观其变(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管怎么说,缇雅都是堂堂妃位,上面只有皇后和两位贵妃,小小宫女自然得罪不起。
  于是乎,在众人幸灾乐祸中,这人战战兢兢跟进了宫殿。
  然而下一刻,她的脖子上就被架起了一柄刀,整个后宫唯缇雅获得特许,保留了一把短刀留作纪念。
  “你若不说实话,我就一刀杀了你……”缇雅恶狠狠道。
  此刻的她,又成了那个飞扬跋扈的单于女儿,自然吓得小宫女老实交代。
  “奴婢听人说,匈奴背信弃义,我大晋快和匈奴绝交了……”
  …………
  乾安宫内,赵延洵正与两位枢密使议事。
  经过几天时间准备,新一期中级军官培训的课程,以及授课老师全都安排妥当,眼下正呈送赵延洵过目。
  两位枢密使神色间可见疲态,只因最近的事情实在太多,尤其是西北军务让人心忧。
  看完了枢密院的安排,赵延洵将奏本放下了一旁,说道:“就照此议施行吧!”
  “这些人什么时候到?”
  “回禀皇上,臣已传令各都司,本月二十五日到明武司点卯!”
  “你们安排一下,到时候朕要见见他们,就在明武司学堂!”
  “遵旨!”
  这次培训,本就是为进一步拉拢地方都司军官,作为皇帝赵延洵自然要示以恩宠,见一面是非常有必要的。
  “昨天锦衣卫传回的消息,说他们已经确认,匈奴冒褚单于已死,如今已是禺山继任单于!”
  “为稳固地位,返回王庭的禺山,从南线带走了两万精骑!”
  说到这里,赵延洵端起茶杯说道:“如此看来,匈奴南线东撤,也算是情有可原!”
  赵延洵说着,两位枢密使则认真听着,脑子里飞速权衡着局面。
  “依你们看,我朝是否要重新开关,继续向匈奴运送粮食!”
  事实上,对此赵延洵已问过内阁,眼下更想听听专业人士的分析。
  “皇上,臣以为不可!”陈安明答道。
  放下茶杯,赵延洵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无论是否情有可原,匈奴东撤已让天山郡遭受威胁,他们已经帮不到我朝,我朝送粮已毫无意义!”
  “其次,匈奴历任单于交接,都有内讧之事发生,那禺山要提两万骑兵护驾,只怕他这单于之位极其不稳!”
  说道这里,陈安明格外严肃道:“往后谁为匈奴之主,只怕还是未知之事,我朝是与匈奴合作,可不是和他禺山合作!”
  “臣浅薄之言,请皇帝三思!”
  这一论断确实新奇,也让赵延洵权衡发生偏移。
  说实话,他还是希望匈奴人顶在前面,给国内更多休整喘息时间,而不是仓促间陷进战争泥潭之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