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荀彧的和平谈判建议(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曹操指望靠近六十万人主动进攻吞掉刘备的二十六万,装备上还被刘备碾压,难度显然是非常巨大的。
  只要刘备发现异常选择坚守不战,光是地利上的攻防易势,就足够耗死曹操。
  所以曹操不得不配合一些计策,比如先示弱退却、坚壁清野。把刘备放进来,勾引到一处无险可守、避无可避的战场上,再转守为攻寻求决战。
  ……
  腊月初八,曹军即将完成决战准备的前夕。
  豫州陈郡的郡治陈县,县衙已经被临时改成了曹操的中军统帅驻地,
  曹操本人这些日子也是足不出陈县,在这儿部署决战前的各种细节安排。
  曹操很清楚,决战必须在十几天之内打响,最晚开战日期不能拖过腊月下旬。
  理由也很简单,这个时间节点,是己方扩军工作刚刚完成、士卒也稍加训练后的关键时间节点。
  如果再早一些,士兵征发、集结不彻底,或者是最基本的军纪队列都没来得及强调,己方战力太弱。
  如果再晚一些,拖到明年正月的话,那么对面刘备的部队就不是二十六万了。
  到时候会有更多冀州和淮南维持地方的汉军部队,会因为肃清剿匪的工作进展顺利,而能进一步分兵增援正面战场。
  按照郭嘉给曹操的估计,拖到正月,李素就能给刘备多派两三万人,河北的张飞也能再抽那么多人,
  拖到二月,如果春耕播种季过去了、刘备能把更多后方驻守工作交给临时服役的民夫,然后抽调更多正规军预备队到前线,那也能腾出数万人。
  所以,从明年正月开始,整个春季里,每多拖一个月,刘备军就可能增加三到五万人!
  等刘备彻底反应过来,就不是六十万打二十六万了。而可能是六十万打三十万、四十万。
  必须在今年腊月、就把这个决战战役打起来!
  这是双方前线实力调度曲线对比,最有利于曹操的一个拐点!
  按照往年来说,寒冬腊月用兵其实是大忌,天气太寒冷了,士卒也容易冻饿非战斗减员。历史上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时,一个非常明显的劣势也是冬季开战,对进攻方不利。
  寒冬开战唯一的天候优势,就只有“大规模厮杀后的腐尸型瘟疫传染会少一些”这一点了,主要是天冷尸体腐**较慢,病毒和腐虫的繁殖也慢。
  但相应的伤寒类和呼吸道类瘟疫的爆发率,反而会上升。
  曹操不是不知道这些兵法常识,可他仍然选择腊月决战,可见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实在没办法了。
  ……
  这天,曹操把其他准备都做得差不多了、战略思路也基本捋顺,
  他正想催一催最后一批新练的河北壮丁新兵和青州新兵,什么时候能抵达前线,让前方的部队正式达到五十几万。
  可巧,当天午后,就有数万新兵从后方赶来,抵达鸿沟东岸,与陈县相距只有数十里了,然后转入就地扎营。
  毕竟,五十万人的部队,足够把大半个陈郡都处处驻扎,不可能堆到一个战场上来的,战区绵延二百里,都属于稀松平常。
  部队驻扎后,督运部队的官员,也来曹操处求见陈情。曹操本以为会是个什么将军,被镇守后方的荀彧派来押运,最后没想到,却是荀彧本人亲自也跟来了。
  曹操连忙把荀彧让进县衙的临时帅帐:“文若何故亲自督师至此?莫非后方兖、青出了什么变故?”
  荀彧叹了口气:“变故天天有,但曹洪将军还算勤勉,赵云暂时渡不过黄河,太史慈也因为寒冬收兵回去了,那些小问题,都能维持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