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3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若云摆摆手,“大姐说什么累不累呢,见外了哈。”
  今儿过节,大姐家里的饭菜也准备得比较丰盛,称了两斤小龙虾,还买了一只鸡做凉拌鸡丝。
  林若云正在屋里撕鸡丝,忽然一个冰冰凉凉的东西塞到她嘴边。
  “舅妈,吃雪糕。”
  原来是丁莉回来了,估计是没想到她会来,没买她这份,就把自个的让给林若云了,自己又下去买了。
  “你看这孩子多亲你啊,你有娃娃缘。你和老三,打算啥时候生啊?”陈抗美顺势问道。
  这结婚都一年了,还没个消息,她有些着急,担心老三两口子是不是身体有问题。
  “这个……看缘分吧,况且爱学现在又不回来了……”
  陈抗美懂了,这长期分居确实容易耽误,可分房子这事不容易啊,哪个单位的住房都紧张,他们也说不上话帮不到忙,于是姑嫂俩换了话题。
  丁莉再回来时就带上了陈爱学。
  这一回陈爱学比先前更瘦,瘦得脸都窄了,加上夏天穿得少,人看上去就更单薄,林若云都有点担心他会被风吹走,中午硬是盯着他吃了两个大粽子,又让他多吃肉和蛋。
  吃过饭,陈爱学把刚带上来的布袋交给林若云。
  “厂子虽然不放假,但是节礼还是有的。这些东西我用不着,你回去用。”
  林若云点了点,里头有一包白糖、一根毛巾,一个喝水的搪瓷罐子,非常大,上面是工人剪影和“咱们工人有力量”的红色标语。
  她看他疲惫,就没多说话,让他靠在沙发上小睡。
  陈抗美也叫她给家里带了一份节礼回去。
  月底桃李成熟时,林若云又去了一回煤厂,陈爱学还是说放假不回家。
  林若云有点生气,要不是看他确实消瘦、又跟门卫打听过他没出过厂,不然她都会怀疑陈爱学是不是在城里有了相好的、或者偷偷去鬼混了。
  七月初,稻田里的秧子已经长得非常好了,分了根,茎叶更加粗壮,县里的指导员下乡指导大伙儿配农药杀虫。
  农药有毒性,喷洒的时候得戴上口罩,也不能挑中午去,容易中毒。
  地里的玉米苞鼓起来,不过两三天的功夫,玉米须变成红色,标志着里头的玉米粒是开始生浆了。又过了一周,玉米须变成卷曲的黑黄色,说明玉米彻底熟了,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秋收开始了。
  第42章
  因为夏天太热容易中暑, 所以中午是不用掰玉米的,但任务重啊, 于是上工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半小时, 七点钟就得集合上工。
  其实七点也不算太早,夏季五点半天就亮了,大伙儿晚上也没娱乐活动, 睡得早自然起得早,起来后就先收拾家务。
  这时候就体现出人多的好处了,像陈爱国家, 李氏做饭炒菜, 栓子烧火, 柱子放鸡捡蛋剁草拌猪食,陈爱国挑水, 各司其责又井井有条。
  但林若云家里只有她一个人,这些活儿都得她干, 真的是特别忙, 好在挑水这活有大伯二伯哥帮衬。
  到了七点,上工的铃声响起, 队员们就带上筐子集合,根据队长的分配去掰玉米。
  这边掰玉米是要撕开外皮的,只要里面黄灿灿的玉米棒子, 这样运输的时候能减轻一些重量,还有就是拿回去倒在晒谷场里,能更早晒干玉米,到时也更好脱粒。
  由于要撕皮, 就特别费指甲。林若云也是没经验, 只要注意下, 就会发现有人带着把头磨尖了的筷子,用尖端一穿,那外皮就撕开了,省了手上的劲儿。
  运输的活儿大半是男人们做,从地里运回晒谷场上还是挺累的,远的有两三里路,而且这路还不平坦,爬上爬下的,担着一百多斤的东西,走上两趟就累得跟狗一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