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62节(3 / 4)
尽管钱小羽对那些人不苟言笑,但林振兴心里还是着急了。
他觉得自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混日子,考不上大学,那当个厂长,还是配得上吧。
厂长?也就他这楞头青敢想。
林若锦干了十来年、加上机缘巧合,才当了车间大主任,勉强摸到了副厂长的门槛,他这个还没一天工龄的人竟然立下如此大志,只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他也不傻,没再去外面找厂子,靠着林若锦和郑立强牵线帮忙,进了纺织厂。这里头熟人多,以后好办事嘛。
说来也是他的运气,因为厂子里一部分年轻技师去读大学了,厂子里的人才储备就有些青黄不接,所以厂里决定好好培养还在厂的年轻人。于是他这个今天才去上班的高中生,就被主管看中,定为可大力培养的人才,将他分配给老师傅带,暗示他只要学得好学得快,就能早日转正加薪。
这般激励下,林振兴自然是一反常态,发奋图强了一把。
不过有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不知道他能坚持几天?
作者有话说:
[1]引用了微积分的百科词条
第65章
林若云的大学第一天, 是新奇中略带一点疲惫,毕竟下午没课能睡个午觉补补精神, 放松放松大脑, 到了第二天那就跟打仗似的,时间紧任务重,忙得跟陀螺一样。
上午先是英语听力, 还是女教师,不过这位比昨天的精读老师看上去更干练一点,到了教室就发试卷, 然后放录音带, 检测众人的听力水平。做完后让前后左右桌的人交换卷子, 互相批改,再报分数, 她还给登记了,作为平时成绩。
大学里的第一堂考试就是来得这么猝不及防。
有的人底子不错, 考及格了, 甚至有八、九十分的,林若云算其中一员。郑秋菊和陈曦在底下给她竖起了大拇指。
董舒悦更是厉害, 居然满分。不过得了满分,她依旧面无表情,淡定得很。
当然, 更多的人是不及格,陈曦三十多,郑秋菊只有二十多分,更惨的还有零分。
零分这个是真的绝了, 都是选择题, 就算全选a总能蒙对一个吧, 偏偏那人就是避开了所有正确选项,怎一个惨字了得。这也从侧面暴露出当前国人哑巴式学习英语的弊端,读写没问题,就是听说的能力欠缺得很。
第一小节课就是听录音改卷子,第二小节课老师分析听力材料,讲解答案。她讲课的风格和精读老师一样,都是比较快的,重点的部分详细讲、不重要的就简略提一下。
走之前,听力老师提议学生们凑钱买个录音机,好好练习练习听力。
郑秋菊这才迎来升为班长后的第一件事,收班费。凑钱买学习用品这个事,没人拒绝,他们宁可少吃一顿也要买这录音机的。
第二节大课是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的授课老师就是秦玉河。他讲课的风格比较松散宽泛,很容易由一个主干讲到分支再继续深入,不过最后还是能把核心拉回来。
下课之前他又催作业了,但他不拖堂,不耽误大家抢饭,这是个特别好的习惯。
三人吃过午饭后,回宿舍小睡了一会儿,便抱起书上下午的课。
下午是会计和心理素质教育。
这个时间段,太阳暖烘烘的,人也懒洋洋的,就特别容易犯困。三个人为了赶走困意就相互掐彼此。
下了课,林若云看着手腕上的月牙印,还隐有疼意啊,这样是不行的,她得去买瓶风油精用来提神醒脑。
吃过晚饭后,反而精神了许多。三人结伴去图书馆,把下午上过的专业课再学习一遍,查漏补缺,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就预习后面的内容。
其实宿舍也可以学习的,但是宿舍里有床,一旦犯困或者觉得冷了就会往床上躺,躺下去了就不太适合学习,所以还得去图书馆,图个学习氛围。
周三上午全是英语课,先是口语再是精读。至此,林若云已经见完三位英语科目的老师了,但是这里面都没孙老,有点失落。 ↑返回顶部↑
他觉得自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混日子,考不上大学,那当个厂长,还是配得上吧。
厂长?也就他这楞头青敢想。
林若锦干了十来年、加上机缘巧合,才当了车间大主任,勉强摸到了副厂长的门槛,他这个还没一天工龄的人竟然立下如此大志,只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他也不傻,没再去外面找厂子,靠着林若锦和郑立强牵线帮忙,进了纺织厂。这里头熟人多,以后好办事嘛。
说来也是他的运气,因为厂子里一部分年轻技师去读大学了,厂子里的人才储备就有些青黄不接,所以厂里决定好好培养还在厂的年轻人。于是他这个今天才去上班的高中生,就被主管看中,定为可大力培养的人才,将他分配给老师傅带,暗示他只要学得好学得快,就能早日转正加薪。
这般激励下,林振兴自然是一反常态,发奋图强了一把。
不过有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不知道他能坚持几天?
作者有话说:
[1]引用了微积分的百科词条
第65章
林若云的大学第一天, 是新奇中略带一点疲惫,毕竟下午没课能睡个午觉补补精神, 放松放松大脑, 到了第二天那就跟打仗似的,时间紧任务重,忙得跟陀螺一样。
上午先是英语听力, 还是女教师,不过这位比昨天的精读老师看上去更干练一点,到了教室就发试卷, 然后放录音带, 检测众人的听力水平。做完后让前后左右桌的人交换卷子, 互相批改,再报分数, 她还给登记了,作为平时成绩。
大学里的第一堂考试就是来得这么猝不及防。
有的人底子不错, 考及格了, 甚至有八、九十分的,林若云算其中一员。郑秋菊和陈曦在底下给她竖起了大拇指。
董舒悦更是厉害, 居然满分。不过得了满分,她依旧面无表情,淡定得很。
当然, 更多的人是不及格,陈曦三十多,郑秋菊只有二十多分,更惨的还有零分。
零分这个是真的绝了, 都是选择题, 就算全选a总能蒙对一个吧, 偏偏那人就是避开了所有正确选项,怎一个惨字了得。这也从侧面暴露出当前国人哑巴式学习英语的弊端,读写没问题,就是听说的能力欠缺得很。
第一小节课就是听录音改卷子,第二小节课老师分析听力材料,讲解答案。她讲课的风格和精读老师一样,都是比较快的,重点的部分详细讲、不重要的就简略提一下。
走之前,听力老师提议学生们凑钱买个录音机,好好练习练习听力。
郑秋菊这才迎来升为班长后的第一件事,收班费。凑钱买学习用品这个事,没人拒绝,他们宁可少吃一顿也要买这录音机的。
第二节大课是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的授课老师就是秦玉河。他讲课的风格比较松散宽泛,很容易由一个主干讲到分支再继续深入,不过最后还是能把核心拉回来。
下课之前他又催作业了,但他不拖堂,不耽误大家抢饭,这是个特别好的习惯。
三人吃过午饭后,回宿舍小睡了一会儿,便抱起书上下午的课。
下午是会计和心理素质教育。
这个时间段,太阳暖烘烘的,人也懒洋洋的,就特别容易犯困。三个人为了赶走困意就相互掐彼此。
下了课,林若云看着手腕上的月牙印,还隐有疼意啊,这样是不行的,她得去买瓶风油精用来提神醒脑。
吃过晚饭后,反而精神了许多。三人结伴去图书馆,把下午上过的专业课再学习一遍,查漏补缺,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就预习后面的内容。
其实宿舍也可以学习的,但是宿舍里有床,一旦犯困或者觉得冷了就会往床上躺,躺下去了就不太适合学习,所以还得去图书馆,图个学习氛围。
周三上午全是英语课,先是口语再是精读。至此,林若云已经见完三位英语科目的老师了,但是这里面都没孙老,有点失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