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娶弱腰 第24节(3 / 4)
幽径曲折,风抚荒荒月,董墨箭步穿行在夜云乱影中,心里有些迫切。人既然来了总不会跑,但舍不得叫她多等片刻,唯恐她站得太久,夜风就要把她吹散。
拉开角门,梦迢却是坐在石蹬上的,微曲着瘦窄的背,彩衣挽着她的胳膊,紧紧地偎着她,真有些相依为命的架势。
前面点着一盏纸糊的灯笼,被风几度明灭。听见动静,梦迢回过头来,黄黄的一点光照着她大半张脸,睁大的眼睛里有些受惊的微乱,波光瑟瑟地颤两下,很快平息下去,浮上来惯常的佻达迷离的一丝笑,“怎么脸色这样不好看?别是来得夜了不欢迎吧?”
董墨自然应当高兴的,可直觉里,总觉得她是遭遇了些什么不顺心的事才改主意往这里来。他却没问,穿着黑缎寝衣,外头披着件狐裘大氅,立在门上静静地凝望着梦迢。
檐角上挂着弯弯的月线,仿佛黑锦衣裳上撕裂的一条缝,露出的苍白的皮肤。他把肩上大氅揭下来,沉默地递给梦迢,接了她手上的灯笼,照在她裙下。低头的一刻,说了句:“不论什么时候来,都不算晚。”
梦迢楞了楞,笑说:“想着一连十几日不住在家,就要收拾收拾。又是收拾屋子,又是托邻舍照看,这一忙,就忙到天黑了嚜。”
董墨看她一眼,一语不发,引着她往屋里去。
斜春早在屋里等着,热络地招呼小丫头瀹茶煎煮宵夜,拉着梦迢榻上去坐,“姑娘在这里稍坐,那头屋里先要点熏笼铺被褥,别的倒是一早就收拾好了,不费什么功夫。”
“瞧,我来,又烦得你们这样。”梦迢笑嘻嘻地望着她满屋走。
斜春不一时就拿来两个汤婆子,搁在梦迢与彩衣膝上,“哪里话?巴不得姑娘来呢。姑娘一来,立时就热闹起来了。”
四下里忙开,登时将个屋子点得灯火通明,亮堂堂的映着翠衫红裙,果真热闹起来。董墨坐在另一端,就着炕桌上的明烛照照她的脸,目光在梦迢额角停了顷刻,又挪开,什么都没问。
梦迢有些不自在,把银釭推一推,周遭环一眼,“夜里看你这间屋子,好像更大了。”
董墨往她边上鼓鼓囊囊的包袱皮瞥一眼,“带了些什么?”
“噢、”梦迢像主动受检似的,将那包袱皮打开,在他眼皮底下翻了翻,“几身衣裳,使用的胭脂,两件常戴的首饰。还有你上回拿去的一百银子,我换成了宝钞带在身上,只恐放在家里遭贼。”
那些东西就是她的全部家当了。董墨看着,觉得她像个收拾细软摸黑与人私奔的姑娘,不知她来时经历了怎样的曲折离奇与惊心动魄。
他不去问,声音蓦地温柔成一只骨节硬朗的大手,安抚着一只怙惙受怕的猫,“吃了夜宵去歇着,快过年,园子里有得闹。”
斜春听见这话,不敢再与梦迢多说,走到门外招呼丫头进来摆饭。因预备过年,许多吃食都是现成做好的,不过略略烹煮。梦迢吃过半碗热腾腾的稀饭,董墨亲自送她回房。
不过洞门出来,一条翠竹夹道向西行,几丈外一处葫芦门,进去便有三间屋子。彩衣住了西厢,梦迢则到正屋里来。
见家私齐备,小篆香袅,暖烘烘的。卧房挂着绣金猩猩毡,梦迢摸一摸,回首笑道:“是新的,你才叫人挂上去的?”
董墨剪着手,“这屋子收拾出来好几日了。”
“你猜准了我会来?”
“猜不准。预备着总是没错。”他慢洋洋地笑一下,就势欹在榻的围子上,身子向前歪着,抱着胳膊往定她一瞬,“你大概是遇见了什么事才往这里来的。”
梦迢心里跳一下,等着他追问。谁知他又不问,垂了胳膊转了靴,“我回房了,你请早些歇着。”
阖上门,梦迢才从浑浑噩噩中醒神,并不知自己为什么忽然想着到这里来。做决定的那一瞬,她就单想着逃,从那憎与爱皆不成立的笼子里逃出来。
然而逃到这里,也并没有感到呼吸畅快,窗外密叶浓影仍旧压在她心口,沉重不安。她睡到床上,把自己蜷起来,那模糊的一撇月牙虚飘飘悬在乌压压的影上,透进窗,将她的眼照成一个无底的黑窟窿。
那窟窿太深,眼泪还没涌到出口,便半路失了踪。
梦迢这一来,董墨始终不见得有多高兴,因为她第二天就病了。兴许是夜里受了风的缘故,头昏脑涨,什么也不要吃,懒懒地蜷在床上睡着。斜春来请她,她才勉强起身应酬几句。
底下小厮险些跑断腿请了个大夫来瞧,说是伤寒,开了药方,跑了好几家药铺子才抓到药。
晌午斜春使人煎了,端给董墨过目。董墨不知在想些什么,脸色阴沉沉的,仰着头默了半日,等药稍凉,才端到这屋里来。
梦迢喝了两口,就低着声笑,“你们家底下的仆妇小厮该恨上我了,好好的年节,为了我不得安生,满大街寻寻大夫抓药,弄得人不清闲。” ↑返回顶部↑
拉开角门,梦迢却是坐在石蹬上的,微曲着瘦窄的背,彩衣挽着她的胳膊,紧紧地偎着她,真有些相依为命的架势。
前面点着一盏纸糊的灯笼,被风几度明灭。听见动静,梦迢回过头来,黄黄的一点光照着她大半张脸,睁大的眼睛里有些受惊的微乱,波光瑟瑟地颤两下,很快平息下去,浮上来惯常的佻达迷离的一丝笑,“怎么脸色这样不好看?别是来得夜了不欢迎吧?”
董墨自然应当高兴的,可直觉里,总觉得她是遭遇了些什么不顺心的事才改主意往这里来。他却没问,穿着黑缎寝衣,外头披着件狐裘大氅,立在门上静静地凝望着梦迢。
檐角上挂着弯弯的月线,仿佛黑锦衣裳上撕裂的一条缝,露出的苍白的皮肤。他把肩上大氅揭下来,沉默地递给梦迢,接了她手上的灯笼,照在她裙下。低头的一刻,说了句:“不论什么时候来,都不算晚。”
梦迢楞了楞,笑说:“想着一连十几日不住在家,就要收拾收拾。又是收拾屋子,又是托邻舍照看,这一忙,就忙到天黑了嚜。”
董墨看她一眼,一语不发,引着她往屋里去。
斜春早在屋里等着,热络地招呼小丫头瀹茶煎煮宵夜,拉着梦迢榻上去坐,“姑娘在这里稍坐,那头屋里先要点熏笼铺被褥,别的倒是一早就收拾好了,不费什么功夫。”
“瞧,我来,又烦得你们这样。”梦迢笑嘻嘻地望着她满屋走。
斜春不一时就拿来两个汤婆子,搁在梦迢与彩衣膝上,“哪里话?巴不得姑娘来呢。姑娘一来,立时就热闹起来了。”
四下里忙开,登时将个屋子点得灯火通明,亮堂堂的映着翠衫红裙,果真热闹起来。董墨坐在另一端,就着炕桌上的明烛照照她的脸,目光在梦迢额角停了顷刻,又挪开,什么都没问。
梦迢有些不自在,把银釭推一推,周遭环一眼,“夜里看你这间屋子,好像更大了。”
董墨往她边上鼓鼓囊囊的包袱皮瞥一眼,“带了些什么?”
“噢、”梦迢像主动受检似的,将那包袱皮打开,在他眼皮底下翻了翻,“几身衣裳,使用的胭脂,两件常戴的首饰。还有你上回拿去的一百银子,我换成了宝钞带在身上,只恐放在家里遭贼。”
那些东西就是她的全部家当了。董墨看着,觉得她像个收拾细软摸黑与人私奔的姑娘,不知她来时经历了怎样的曲折离奇与惊心动魄。
他不去问,声音蓦地温柔成一只骨节硬朗的大手,安抚着一只怙惙受怕的猫,“吃了夜宵去歇着,快过年,园子里有得闹。”
斜春听见这话,不敢再与梦迢多说,走到门外招呼丫头进来摆饭。因预备过年,许多吃食都是现成做好的,不过略略烹煮。梦迢吃过半碗热腾腾的稀饭,董墨亲自送她回房。
不过洞门出来,一条翠竹夹道向西行,几丈外一处葫芦门,进去便有三间屋子。彩衣住了西厢,梦迢则到正屋里来。
见家私齐备,小篆香袅,暖烘烘的。卧房挂着绣金猩猩毡,梦迢摸一摸,回首笑道:“是新的,你才叫人挂上去的?”
董墨剪着手,“这屋子收拾出来好几日了。”
“你猜准了我会来?”
“猜不准。预备着总是没错。”他慢洋洋地笑一下,就势欹在榻的围子上,身子向前歪着,抱着胳膊往定她一瞬,“你大概是遇见了什么事才往这里来的。”
梦迢心里跳一下,等着他追问。谁知他又不问,垂了胳膊转了靴,“我回房了,你请早些歇着。”
阖上门,梦迢才从浑浑噩噩中醒神,并不知自己为什么忽然想着到这里来。做决定的那一瞬,她就单想着逃,从那憎与爱皆不成立的笼子里逃出来。
然而逃到这里,也并没有感到呼吸畅快,窗外密叶浓影仍旧压在她心口,沉重不安。她睡到床上,把自己蜷起来,那模糊的一撇月牙虚飘飘悬在乌压压的影上,透进窗,将她的眼照成一个无底的黑窟窿。
那窟窿太深,眼泪还没涌到出口,便半路失了踪。
梦迢这一来,董墨始终不见得有多高兴,因为她第二天就病了。兴许是夜里受了风的缘故,头昏脑涨,什么也不要吃,懒懒地蜷在床上睡着。斜春来请她,她才勉强起身应酬几句。
底下小厮险些跑断腿请了个大夫来瞧,说是伤寒,开了药方,跑了好几家药铺子才抓到药。
晌午斜春使人煎了,端给董墨过目。董墨不知在想些什么,脸色阴沉沉的,仰着头默了半日,等药稍凉,才端到这屋里来。
梦迢喝了两口,就低着声笑,“你们家底下的仆妇小厮该恨上我了,好好的年节,为了我不得安生,满大街寻寻大夫抓药,弄得人不清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