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怀璧 第3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白天发生在竹园的事情又重新浮现在眼前。
  下午的阳光透过花窗落进屋里,四周静悄悄的,好似能听见屋外竹叶落地的声音。
  卫嘉玉过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卫灵竹方才说了什么,他闭了一下眼睛,再睁开的时候,已经掩去了目光中诸多情绪:“你当年从没告诉过任何人这件事情。”
  卫灵竹淡淡道:“你既然已经知道她的身份,就该知道这世道对她这样的女子不易,她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能够安定下来落脚的地方,我也无意叫这府上其他人知道她过去的经历。”
  卫嘉玉垂眼问道:“你当年送我上山,可是因为她的原故?”
  卫灵竹不答,卫嘉玉于是又问:“那是因为万鸿?”
  堂中妇人叹了口气:“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怎么想并不重要。”
  闻玉站在一旁,不明白这对母子在打什么哑谜。但她先头已听万鹄说过有关冬娘的事情,此时听他们对话,仿佛十几年兜兜转转,二人还是陷入了一局死棋。
  在这满室寂静中,卫嘉玉听她忽然开口,冷声替他问道:“怎么会不重要呢?”
  闻玉心想:对卫嘉玉来说,其他人怎么想都不重要,只有卫灵竹能够审判他的罪责。于是卫灵竹决定送他去九宗,他便放弃了申辩,顺从地离开了这里,之后的十几年里几乎再也没有回来过。
  如今十几年过去,他终于问了这个问题,可她还是不愿告诉他。
  于是闻玉开口替他们掀翻了棋盘:“到底是多重的罪名,十几年也该赎清了吧?”
  大约头一回有人这样质问她,这一声振聋发聩,叫卫灵竹也不禁一怔。她还记得卫嘉玉年幼时的模样,全天下再不会有比他更乖巧懂事的孩子了,他听话的简直不像是她和闻朔的孩子。但她把他送走了,他走时想必很茫然,他不知道自己还有哪里做得不够,思来想去,只能将这件事情当做一种惩罚。他做错了事情,所以母亲不愿再将自己留在身边。
  她望着眼前的青年,像是忽然才意识到她已许久没有见到过他了。那个分别时尚还年幼的孩子,如今已是个芝兰玉树般出众的青年,但她给他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我当时送你去九宗,并非是因为冬娘或是万鸿。”卫灵竹看着堂下的长子,缓缓开口道。她一生好强,从未与人示弱,在这件事情上,她终于承认道,“我送你离开,是因为我害怕你被我困在内宅,最终变成如我和你父亲那样。”
  第57章 第五晚·爱别离(二)
  冬娘的牌位供奉在城中的灵敏寺后山祠堂内。
  当年万学义南下剿匪途中遇见了流落在外的冬娘, 听说她与家人走散,无家可归,于是将她带回了府上。
  万学义公务繁忙很少回家, 府上的人也待她很好,就在她以为这样平静的日子能够一直这样下去的时候, 卫灵竹嫁进了万府。
  当年, 卫灵竹丢下船帮赶去云落崖搭救闻朔。船不能在通州久待, 于是按着原定的计划先一步去了松江府。等卫灵竹回来后, 才知道那位白姑娘在不久前已经独自下船离开。卫灵竹没有派人再去打听她的消息,这只不过是她行船途中伸以援手过的一个苦命女子罢了。
  但没想到, 时隔八年, 二人竟会再一次在金陵相遇。
  卫灵竹头一回在府上遇见冬娘时, 甚至没有认出她就是八年前在江上见过的那个白衣女子。与八年前相比, 她变化太大了。那时的她瘦骨嶙峋,面容憔悴, 但是此时的冬娘面容娇美,气质沉静, 丝毫看不出当年落难时的样子。
  与之相反的是,冬娘却一眼就认出了她。
  同八年前一样, 卫灵竹还是那样风姿卓绝, 光艳动人。只好在,她似乎并没有认出自己。
  这位新来的夫人显然不太擅长打理内宅的事物, 她能指挥得了一大艘船上的男人, 叫他们对她唯命是从, 却分不清各类繁琐的礼仪, 不知道该如何与这城中其他高门大户的夫人相交。好在万府没有多少复杂的人员构成, 免去了许多妻妾间的争风吃醋。
  万学义还是很忙, 一年之中回家的日子很少。冬娘帮着卫灵竹一块打理账本,有一日忙到深夜,她正准备从屋里离开的时候,见女子坐在灯下,一手支颐,神情疲惫。忽然喃喃自语似的开口道:“你说像他那样的人,那几年是怎么忍受这种日子的?”
  冬娘心中一惊,她无措地看着坐在灯下的女子,但是对方显然没有想着得到一个答案,于是这个话题就此打住。那更像是一句酒后的醉话,说的人和听的人都该忘了,可是冬娘没有办法轻飘飘地忘记。因为她意识到,卫灵竹原来早就已经认出了她。可她是什么时候认出自己的?又有没有告诉过这府上的其他人?
  那些疑问像是一颗种子,深深地埋进她的心里。对她来说,过去犹如炼狱,她好不容易逃了出来,以为终于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但是命运和她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像是告诉她这样的日子都不过是她偷来的,那些她不想提及而用谎言编织出来的过往,迟早有一天会被揭穿,而卫灵竹出现在这儿,就是为了揭穿她的谎言。
  从那晚开始,这样的念头不断地折磨着她。她开始怨恨,怨恨过去,也怨恨卫灵竹。
  终于有一天,她着了魔似的盯着灶台上的汤药攥紧了手心——就在这时,那个孩子闯了进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