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宠妻(穿书) 第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江氏:“竟然如此严格?”忍不住看了一眼杨明昭,对这小孩子来讲是不是太难了些?
  杨明昭暗暗握拳,听的格外认真。
  孙掌柜道:“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清溪书院出来的学子们气度学识的确都有不凡之处。”
  “那在科考上的建树呢?”江氏问道。
  “这……”孙掌柜面露难色,压低了声音,“若是能过县试,往后面倒是好考了。”
  江氏不解:“不是说这科考是越往后面越难么,怎么……”
  “姨娘别忘了,这里还有一座官学呢。”杜秋蔓笑道,“县试的主考是本地县令。”
  孙掌柜这回是发自内心的赞叹了:“大小姐聪慧过人。”
  清溪书院整体质量高于官学,若在科考上也强于官学,那官学的脸面可就丢尽了。所以但凡是县考,官学与清溪书院的录取人数都在七比三。可就算如此,到了后面州府的取解试还是清溪书院考中的人更多。
  “读书考取功名倒是其次,书院的风气好才是重要的。”杜秋蔓道,“如此看来,还是清溪书院更胜一筹。不知清溪书院入学校考都是哪些内容?”
  孙掌柜拿出了一套清溪书院的历年校考试题。杜秋蔓很是意外,没想到古代竟然也有考试合集了啊,古代学子们也是很灵活的嘛。孙掌柜见杜秋蔓对清溪书院感兴趣又将自己知道的都一一说了:“杨山长是一位很严格的人,但为人正直,我在昌平住了大半辈子也没听说过杨山长收取学生银钱之事,倒是听说他经常会带着学生们去帮助城里的孤寡老人们。””
  这是为了防止杜秋蔓拿银子开门,反而惹得杨山长不快了。杜秋蔓谢过孙掌柜的好意:“昭哥儿觉得呢?”
  杨明昭看起来十分镇定,但一双小手早就握紧又松开,此刻手心里微微出了汗。没想到他竟然真的有一天有机会去书院,还是一位大儒开办的书院!
  “很好。”杨明昭开心笑道,“真的很好。”
  杜秋蔓将那套清溪书院的题目赛到他手里:“那昭哥儿可要努力了,别考了末等哟。”
  杨明昭看着手里的书本,重重点了点头。他会努力的,不只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让她失望,一次,都不行!
  杜秋蔓又问道:“我听闻咱们这里要来一位新县令,不知这位大人的品格如何?孙掌柜可有听说?”
  作为生意人,孙掌柜自然是掌握了各种消息,父母官这样的大事那更是重中之重。
  “新来的这位大人听说名叫周达,年岁不大,约摸二十出头。听说家里是云州大族,荫官出身。其他的到没多少消息了。今天钱县令要回城准备交接事宜,周县令大概也就是这两天会到咱们昌平。”
  杜秋蔓道:“大家族里出来的父母官,旁的不说,至少不会对民脂民膏刮得太狠。”
  孙掌柜没想到大小姐年纪小小竟然如此通透。他们这些商铺掌柜的聚在一起时也是这么讨论的,大家族根深叶茂,家里的银子堆成山,这些上任的父母官们都是来图个好名声的,不会为了几两银子而搭上自家的名声。对于当地人来说,倒是一件好事。纵然再差,也不会比现在这位差了……这位可是把整个昌平刮了一层皮走了。
  杜秋蔓在书坊待了半日,又拿了几本话本和与清溪书院相关书本便准备离开。孙掌柜见她不是来查账的,顿时松了口气。别看他刚才侃侃而谈,若是杜秋蔓问起经营之事,孙掌柜还真有些不好意思。
  玲珑在外面守了半晌,听闻杜秋蔓还要在街上逛逛,十分高兴。她一个内院丫鬟能出府的次数有限,看什么都稀奇。以前总听其他院里的姐姐们说今儿陪着夫人去茶会,明儿陪着老夫人去礼佛,可羡慕坏了。没想到跟着大小姐身边也见了不少景儿。在府里时不时就听说大小姐又惹老爷生气了,又惹老夫人生气了,时间一长,玲珑自然也觉得大小姐是个不好相处的,分到大小姐这里,也只是将此处当做一个踏板。可随着跟大小姐相处久了,玲珑发觉大小姐好像也不是那么难以相处,只要顺着她的脾气来,不仅不会惹着她,过的比在府里还自在呢。玲珑心里的太平慢慢开始向杜秋蔓倾斜,反正她是一个伺候人的丫鬟,至于别的事,玲珑打了个寒颤,她不傻,她隐约范氏和珍珠之间可能有些事情,但她不敢去深究……她老老实实的伺候大小姐就好了。
  杜秋蔓从书坊里出来,正值用午饭的时候。今儿她不想回家用,带着众人准备去叶氏陪嫁的知味轩。没走几步,突然几个衙役快步跑来,一边跑一边敲着铜锣:“都避开!都避开!县令大人入城了!”
  一个老妪腿脚稍慢,竟被那衙役直接推到一旁。杜秋蔓一个箭步冲到她身后,将她扶住:“老婆婆,您没事吧。”
  “没事儿的,谢谢您啊。”
  老妪佝偻着背,好不容易站稳了,想要伸手去捡散落在地上的竹筐,这是她编了好几天带出来卖的,谁料却被后面跑来的衙役们一脚踢得老远。
  一顶官轿,前呼后拥的抬了过来。周围十几个衙役都骑着高头大马,刚才还热热闹闹的街顿时静了下来,不少小摊贩躲在一旁,有的来不及躲开的哆哆嗦嗦的跪在地上,头埋的极低,生怕惹到官老爷生气。直到那群人走远了,四周的人们才相互搀扶着站起。
  老妪叹了口气,想着自己的竹筐怕是寻不回来了。突然一个少年的声音响起:“给您。”
  杨明昭手里拿着六个竹筐递给她。他人小又灵活,趁着刚才所有人都没注意,便跑到一旁帮老妪将竹筐都捡了回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