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7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在腹泻病已经好了,县太爷还是不能轻易安排灾民们的去处,只能让他们暂时先住在镇外,因为他们出现过腹泻病,需告诉给太守,所以县太爷特意写了封书信,快马加鞭送去饶州城的太守府。
  饶州城的太守已经有五十,头发已经掺杂着白发,但面色红润,身体也还算强健。
  太守姓祝名文议,半月前他就收到源宝镇县令的书信,知晓源宝镇那边有灾民过去,甚至灾民中还出现腹泻病,祝太守也很是重视。
  瘟疫是大事,即便他有决策权,也还需上书朝廷,所以他写了折子准备让人快马加鞭送去京城。
  只是临到头,祝太守算了算,从饶州城快马加鞭赶去京城需要两三日,等朝廷在给他递信也是两三日,这样一个来回就只是需要六日,县太爷在信中告诉他,说腹泻病只要防住传染源头,等到郎中治疗,半月左右便可治愈。
  祝太守清楚朝廷送来的密信会是什么,会让他将这些灾民一口气杀尽,彻底杜绝瘟疫的传染源头。
  祝太守整夜没睡,思虑良久,决定信源宝镇的县令一次,这位杨县令是个为民着想的好官,给他一次机会,看看能不能治好灾民里的腹泻病,要真能治疗,这个防护法子就是利民的大善举,以后也能更好应对瘟疫病源。
  所以祝太守的折子是五日前才让人送去京城的,这样就给患病争取到时间了。
  还没等到京城的密信,祝太守先收到杨县令的信,信是徐孔目送来的,信中说这些灾民已经痊愈,做了那些防范的法子后,一百一十三名灾民,只有二十七名染上腹泻病,其余再无一人染病,经过半月治疗后,只有一名病重的腹泻病病患身故,其余全都痊愈。
  看完书信,祝太守连说三个好字,神情很是激动,还问徐孔目,“这覆盖口鼻,用烈酒洗手,吃熟食勤洗手洗漱的法子是谁想出来的?”
  徐孔目已经得了县令的话,就算他知是许小娘子贡的法子,也只说,“是杨大人,他之前无意在一本游记上瞧见的,具体的小人也不得知。”
  祝太守笑道:“杨大人是爱护百姓的好官,等到朝廷知晓后肯定会重重有赏。”
  其实不仅是源宝镇附近出现灾民,饶州城下辖的另外三个村子也有灾民,半月前收到杨县令的书信后,他就立即派人去村上给灾民诊脉,果然是有腹泻病患,这会儿三个村子都彻底封住了,正按照这些法子给村里的人治疗和防范。
  不过源宝镇的灾民没有进镇,所以影响不大,只用给这些灾民治疗就好,两个村子人多了些,肯定需要的时间也更久一点。
  现在看见源宝镇的病患彻底治愈,祝太守到底还是松了口气,这些日子他也吃喝不好,就怕治不好控不住,倒是恐会让腹泻病蔓延到整个西南,好在源宝镇的病患给他带来了希望。
  祝太守告诉徐孔目,“你且回去告诉杨大人,这些灾民可以暂时先安置在源宝镇的镇外住着,给他们搭一些油布棚,附近也有水源,吃食不愁的话,就暂且先住着,等着朝廷送了信过来再商议。”
  徐孔目点头应下。
  等他离开,祝太守还是忍不住叹息了声。
  他给朝廷递的折子上也写明了杨县令说的这些可以防止腹泻病蔓延的法子,但他怕宫里头的那位不听,执意让他把所有的灾民都给杀掉,其实他已经听闻,前些日子,那些前往京城的灾民里出现腹泻病,那些灾民一个都没活下来,全都在城外就被宫里新帝下令全部杀了。
  不过这些灾民的事情至少是一个月前,还没有这些法子出现。
  现在既然法子奏效,祝太守又给朝廷写了封折子快马加鞭送去京城,只是希望新帝瞧见这法子,可以仁慈些,多为百姓想想,愿意试试这法子,而不是把大盛朝各地出现的病患跟灾民都给杀掉。
  次日,朝廷派的钦差跟密信一起来了饶州城。
  第63章
  朝廷派的钦差是带着密折一起来的, 钦差是刑部尚书,姓叶名敬,刑部是掌司法刑狱,对处理这种事情也比其他官员更加狠心些, 新帝这才点了刑部尚书为钦差即可前往饶州。
  见到是刑部尚书来, 祝太守心中不免忐忑。
  祝太守行礼。
  叶尚书挥手, “太守还是先瞧瞧皇上给你的密折吧。”
  两人进到书房,叶尚书不苟言笑,被祝太守请到上首位坐下, 其属下把怀中密折双手捧着递祝太守,祝太守拆开折子, 瞧见里头的内容,越看脸色越白,看完后,他对刑部尚书道:“大人, 其实下官昨日又写了封折子, 让人快马加鞭送去京城,大人有所不知,源宝镇的腹泻病得到了控制,腹泻病患也都已经痊愈, 所以腹泻病并不是不可控制不可治愈,源宝镇的县令想出了一些防腹泻病扩散的法子, 效果极好,源宝镇的病人就是用这法子没有扩散, 病人也已经治愈。”
  这密信上的内容和他想的一样, 新帝命他把源宝镇外的灾民全部屠杀, 就地焚烧。
  不仅如此, 西南这边凡是有灾民出现,也就地杀掉,防止腹泻病外溢,若是灾民已经进了镇或者村,将镇或村封闭,整个村和镇直接放火焚烧尽,甚至不用等整个村或者镇的百姓传染上,而且连着没有染病的也一并给杀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