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双职工养娃日常 第16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突然了,当时又是大半夜,我其实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直接被送上车然后来了医院,接着就是等开指,折腾了十来个小时才生出来。”
  “根本没给我害怕的时间。”
  苏雪桢无奈笑笑,继续吃饭。
  书上看再多那也是理论,轮到自己实践就怂了,也许是分娩前的焦虑,梅彤现在光是说说就已经开始紧张了,“想想就害怕。”
  苏雪桢问了下,“你在哪生?”
  他们这医院没有妇产科,梅彤只能去别的医院生产,选了离他们家最近的,她回道:“人民医院。”
  苏雪桢笑了,“人民医院妇产科挺好的,你放心,我也是在人民医院生产的。”
  梅彤听她这么说心里稍微放松了点,“希望生产能顺利吧。”
  苏雪桢给了她一个肯定的微笑,“肯定会的。”
  午休时间过得很快,下午就是杜乐天的联合手术,当前针对软骨粘液样纤维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病灶刮除,不过碍于杜乐天现在还是未成年,骨骼未完全闭合,另外需要植骨手术,这方面黎宏没法一个人完成,需要跟骨科的张松源配合来做。
  舒常鸣在骨科实习,也被拎到了这台手术室内,看到苏雪桢进来,声音非常小,笑着跟她打了下招呼,“学姐。”
  前两回联合手术开会的时候舒常鸣都不在,苏雪桢本来以为碰不上了,在手术室能看到他还挺开心,抬脚走了过去,“之前开会你咋不在?”
  舒常鸣挠挠头,“张医生不是我的带教老师,但是我实在好奇这个手术是怎么做的,所以求他带我过来了。”
  骨科的张松源正在做术前准备,抬眸看了他们俩一眼,跟黎宏调侃道:“我都好多年没见到这么多实习生了。”
  黎宏笑了,“两个而已,以后咱们这肯定更多。”
  手术室是严肃的地方,苏雪桢跟舒常鸣问候了两句就开始做自己的工作,随着麻醉的生效,黎宏正式开始手术。
  目前针对软骨黏液样纤维瘤有多种手术方式,前两天的会议上他们也一直在讨论到底哪一种方式更适合杜乐天,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是当前外科治疗软骨粘液样纤维瘤比较简单有效的一种手术方式,主要是用骨水泥来填充,用来弥补刮除大面积肿瘤后引起的不良反应,骨水泥也能有效的使囊壁内的肿瘤细胞坏死,降低局部的复发率。
  不过这个手术方式刚提出就被否决了,主要考虑到杜乐天的年龄还小,骨骼未闭合,等他长大以后,骨水泥很容易异位,引发多种后遗症,为了一时的痊愈而牺牲以后,得不偿失。
  单纯的局部病灶刮除术又容易复发,复发率超过20%,最后经过慎重商讨,一致定下了病灶刮除术加植骨术。
  杜乐天的肿瘤不大,只是一期,局部刮除要简单许多,植骨也能减少它复发的危险。
  苏雪桢之前做的外科手术都比较简单,还是第一次见这种,全程聚精会神看着。
  这场手术除了要处理杜乐天的软骨粘液样纤维瘤,还有他脚腕的摔伤,一次手术下来,总时长将近三个小时。
  手术结束,杜乐天被顺利推了出来,送入病房。
  孙明泽的肿瘤小,术后不需要再化疗,只需要密切观察身体状态,检查肾功能,三天以后,他身体的引流管和导尿管顺利被拔出。
  导尿管被拔出的当天下午,孙明泽在爸妈的陪伴下,终于不再血尿,尿液颜色恢复了正常。
  王艳芝看着眼前淡黄色的尿液,要不是太恶心,她都想存下来供着,兴奋地从厕所出来,感叹:“真想以后天天都是这个颜色。”
  杜乐天是最先出院的,出院的时候还没法走路,需要杜一凯扶着,苏雪桢叮嘱道:“两个月后记得回来复查,尽量不要运动。”
  刚才在办公室杜家夫妻俩已经跟黎宏道过谢了,但这段时间苏雪桢也没少往他们病房跑,手术过后,儿子不会跛脚,肿瘤也没了,房珂眼下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握着她的手,语气诚恳,“谢谢苏医生,你们不知道这场手术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
  杜乐天是她来肿瘤外科轮转的第二个病人,苏雪桢心里还挺有感触的,冲他笑道:“我们只是做了我们作为医生该做的,是你们对乐天的爱救了他。”
  如果不是房珂跟杜一凯得知儿子可能会跛脚以后努力寻求别的治疗方式,他们不会找到博约大学儿科医院来,也不会发现杜乐天脚腕还有一个肿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