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4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姐,母后亲自上表罢蒋家爵位的事,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内情,父皇出手整治那赵家的事,也是事出有因,你就不要将这些都归到太子身上了,也不用这么紧张。”
  这话让二公主感到有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寂寞与无奈。
  “依我对父皇与母后的了解,他们会做出这种事,根本不合常理,根据我多年来总结的经验看,凡是不合常理的事,往往都与我们的太子弟弟脱不了干系,那就是个因嫉恶如仇而六亲不认的人。”
  听到这话,大公主瞬间收起脸上的轻松笑容,神情严肃,语气严厉的呵斥道。
  “阳平,你怎么可以这么说太子?太子所做的一切,往大了说,是为国为民,往小了说,是为我这们这一大家子,父皇与母后的性格脾气,我们心里都有数,若没有太子小小年龄,就当起这个家,我们姐妹何来今天这舒心日子?”
  年龄大的三姐妹不仅在郡王府经历过穷日子,也曾在宫宴上被人轻视怠慢过,她们都曾切身感受过家里发生的一切变化。
  尤其是他们那对性情柔和,不喜也没有能力与人争抢的父母,是从何时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们的印象都很深刻。
  正因有了那些好的变化,她们才能享有这早年不曾奢望过的尊荣与舒心日子,她们也都知道这些变化来自谁。
  二公主有些焦急的解释道,“大姐,我敢对天保证,我说太子六亲不认,绝对没有任何恶意,正因知道太子的不容易,我才想要回去好好查查驸马的亲族,看他们有没有做出什么恶举,要是有个什么不妥,等到被人告发,岂不是真要让外人觉得父皇与太子六亲不认?”
  大公主闻言,这才脸色稍缓,但还是语气严肃的嘱咐道。
  “所以我才一直提醒你,不要将有些话挂在嘴上,说习惯了,张口就来,不仅容易让人误会你,落人口实,还容易给太子招来非议。”
  刚经历过被误会的遭遇,二公主这次非常认真的回道。
  “大姐您放心,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我心里比谁都清楚,只有太子好,我们姐妹才能好,我们都是依附在太子身上的藤蔓,绝对不能误了他。”
  三公主也在一旁道,“大姐,我觉得二姐的担忧很有道理,随着建言箱已在各地开始安放并宣扬,百姓多了可伸冤的渠道,两位姐夫们的亲族安分守己还好,若真犯下什么事,被人给告到京中,可就不好了。”
  大公主点头,“这次回去后,我会与你大姐夫商量一下,看要怎么做。”
  然后嘱咐二公主道,“老二,这件事就算要做,你也要先与妹夫商量一下,听听他的意见后再行动,不要招呼都不打一声的将事情直接做了,结果却落得个好心办坏事。”
  二公主这次没有反对,她也知道大公主想事做事更为周全。
  “老三,你真的不打算借这次的嘉奖,申请调回京中任职吗?嫁人的事,连父皇都那么表态了,母后肯定也不会再逼你。”
  三公主态度坚定的摇头,“不回,一旦回京,想要再出来,就难了,这样的机会难得,我觉得我还有很多事没做,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还是在外面更能锻炼人。”
  第四十六章
  随着建言箱在大安各地安置得越来越多, 距离较近的那些,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这为朝廷与地方都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是建言箱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极其明显的,即便让何殊的这个太子当得更累, 她也甘之如饴。
  青山州是首批安置建言箱的区域之一, 随着隐居在那里的杜乐贤因一份建言被朝廷采纳, 得以成功复出,被任命为临海府知府的消息传开,建言箱的安置成功得到许多人的拥护。
  而杜乐贤到临海府后, 在短期内,就因加强临海府的防务工作, 与定海水师通力合作, 立下搞击海寇的大功,得到朝廷嘉奖一事,既让世人感叹朝廷的确做到了唯贤是举,也让许多人暗自羡慕不已。
  尤其是那些因各种原因退出朝堂的人, 朝堂上近些年来, 时有各有种消息传出,只要有心, 都能关注得到。
  从中不难看出,当今皇上登基后,惩贪官污吏,除弊政, 对那些积恶无数的豪门大族也不手软,可谓是让朝堂上下重焕新颜。
  而朝廷近几年制定的种种新政策, 也都是利国利民的大计, 十分难得。
  不管是朝廷不计前嫌的重新启用杜乐贤, 且对其委以重任之举,还是皇上当众表明他将不惜代价保护朝廷重臣的决心,都能让人对这样的朝廷充满希望与向往。
  有心想要复出的人,有些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有些人还在犹豫与观望中。
  “逸表哥,皇上既然赦了我们这些人家的罪籍,你也能趁此机会出仕啊,就算不通过建言箱,你也可以继续考科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