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穿书) 第13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读书多年的他已经能够判断出墨迹的大概年份了,因为刚刚写完的字会散发着一股墨香味,而且字迹更清晰更温润。而放了很久的字,除非当初抄写的时候用的墨比较特殊,不然是没有那种墨香味的。
  那这会是一封什么信啊?
  怎么会让许明成说出‘你看完之后,再说进士准备考多少名’这样的话来呢,这话听起来就很奇怪。
  于是许淙便认真地看了起来。
  然后看着看着,他就皱起了眉头,因为这是他的老师云光霁写的。信里说他的一个友人姓刘,是本次淮南西路也就是许淙那场乡试的同考官。
  然后这位刘同考官回去之后,就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老师看完觉得这封信很有必要给他们看看,于是就给许明成转寄过来了。
  看到这里,许淙赶紧把底下的那封信找了出来,仔细阅读。
  唔,信的开头都是一些问候、联系感情、吹捧之类的话,老师的那位友人在信里还特别问候了现在已经官复原职的云阁老,不过这些话很显然跟他没关系,都被他自动略过了。
  最后他的目光就放在了信里面提到的一件事情上。
  刘大人说当初乡试的考卷阅完,许淙与其他九个考得最好的人的卷子被选了出来,没有意外的话他们就是前十了。
  因为刘大人很喜欢许淙的文章和字,所以向主考官大力推荐。
  唔,这里许淙保持怀疑态度,觉得他可能也是认出了自己。当然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把另一位同考官,也就是赵承业的一番话写在了信上。
  赵承业是谁?
  就是许淙的同窗赵胜的亲爹赵知府啊!许淙之前怀疑赵胜是书中主角,于是还调查过他呢。
  他的那番话初看没毛病,无非就是各自看好的人不同,所以争论了几句而已,这也是每次考试常见的事。
  但仔细琢磨却发现他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很显然就是在说“主考官大人,选才十四岁的许淙做解元的话,那他明年不去考进士,岂不是浪费了?”
  “还不如选个年纪大的做解元,这样来年对方考中了进士,主考官大人您也能得些诸如‘识人之明’之类的好处啊!”
  很明显他就是这个意思!
  那这个性质就跟正常的同考官们吵架,你说你手上这份卷子好,我说我手上这份更好不一样了。前者是对文章的评价,但赵知府的意思在他的这番话里表现得很明确,那就是‘谁都可以是解元,就许淙不行!’
  而许淙能想明白的东西,这位‘刘大人’也是能够想明白的,所以他回去之后就写了一封信给云光霁。这封信里不但把赵知府的话转述了一遍,还提到了赵知府有个儿子也在云氏族学读书,并且也是小三元。
  怎么可以这样!
  许淙愤愤不平,虽然没有赵知府的这一番话,他也不一定会是解元,因为主考官很显然更喜欢周义文,鹿鸣宴的时候还喊他过去说过话,但凭实力输的和凭阴谋诡计输的能一样吗?
  许淙啪地将信拍在了桌子上,气鼓鼓地说道:“爹,他欺负人!”
  从小到大他身边的人大部分都是好的,即使有小心思但也无伤大雅,所以他还真的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无来由的恶意。
  他真的非常生气!
  “爹,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啊?”许淙生气问道:“我跟赵胜又没有一起考乡试,我考得怎么样跟他有什么关系?”
  “难道我不能考第一,他就能考第一了吗?!”
  许明成许是已经生过一回气了,所以表情平静,“他的儿子赵胜,今年还真是京东西路的解元,再加上之前考中的三元,已经连中四元了。若是他将来的春闱再拿个会元,陛下也有心,没准还真能六元及第。”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毕竟你与赵胜年岁相仿,将来很可能会一起考会试。若你们都是连中四元,会试的文章也写得相差无几,那主考官会点谁为会元还真是未知之数。”
  当然许明成还有几句话没说,那就是同科的话淙哥儿的胜算更大,毕竟他更年轻,而且云阁老也简在帝心,这些都会影响主考官们的判断。而即使不同科,但若是淙哥儿先考,然后又六元及第了的话,那么赵胜再考中会元的概率就约等于无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