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32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那些舍不得花钱买成衣,只想买回去自己织的顾客,店内也能提供棒针和毛线团的购买服务,并免费进行一些棒针花样的基础指导。
  在很多人眼里,这个决定十分难理解。
  这是一个想学什么技能就必须拜师的年代,没有人会免费教授陌生人能赚钱的手段,即便铺子里只教授最基础的棒针花样,也能令无数人买回线团自己织,会把许许多多的银子分出去。
  胤祚却不在意。
  钱是永远赚不完的,而且棒针的织法并不深奥,有心人想要偷学,只要买一件成品回去拆一拆、看一看,很快就能知道。
  他要的是促进这个行业的繁荣,给百姓们更多赚钱的途径,而不是把整个大清的银钱往自己口袋里装。
  目的不同,所用的手段自然不同。
  羊毛的收购价并不高,经过清洗和处理后变成毛线团,价格却翻了好几倍,而其他人尚未掌握这个办法。
  他特地卡在需要加衣保暖的秋冬季节开始卖,很多人要搞仿品都来不及,几个月内把毛线团卖到半个大清和蒙古,就能赚上许多钱。
  更何况,店铺之内只教授最基础的花样,却会半个月推出一个新花样,永远走在时尚的前沿,让其他人想模仿也只能闻到个汽车尾气。
  至于那些有本事在一两天模仿出来的,也是他们靠着自己赚来的钱,胤祚并不干涉,听说后还会派人去挖墙脚或者聘请。
  他记得的花样再多,也不如员工们结合大清百姓们的喜好,时时刻刻推陈出新的效果好。
  等围巾帽子的热度有些下降,胤祚就推出了钩织。
  小到一个杯垫,大到桌布、窗帘、帐子,无物不可钩织。简单一点的单色单片都能钩出花来,要是多加一些颜色和层次,就能钩出更复杂、更艳丽的织品。
  平面的钩过了,立体的了解一下?
  熊猫、麋鹿、猫咪、老虎,只有想不到的图案,没有钩不出来的。
  一根十几厘米长的钩针和几团五彩缤纷的毛线团,再加上一些装饰用的珠子,就能令无数人沉浸在钩织的快乐之中。
  钩织出来了,编织还会远吗?
  编织玩过了,十字绣、玻璃画了解一下?
  这里的玻璃画其实是钻石画的衍生品,钻石画用的是塑料,大清还没有这个条件,就替换成了玻璃。
  各种好看好玩的东西一波接一波地出现,弄得许多人应接不暇。
  也是这个时候,胤祚带着魏珠和纳兰性德把厚厚的一沓账本和一个大箱子搬到了乾清宫的龙案上。
  “汗阿玛,愿赌服输。”想要银子,就快去挨打吧。
  当然,为了自己小屁股的安全,最后那句话并没有说出口,但是在场诸位懂的都懂。
  康熙:“……”
  太子:“……”
  四阿哥:“……”
  不行,太丢脸了!康熙还想最后再挣扎一下,“是你说谁织出来的围巾比你的好,这门生意就给谁。”
  他织出来的围巾一骑绝尘,结果自然不必多说,生意就是他的。
  胤祚看着老父亲微笑,一个字都没有说,拒绝姿态相当明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