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要不当回事!”顾氏神色凝重,语气焦急,“记住这个匪首,记住他姓元,以后遇上了以元家为号的军士,一定要避开!”
  “好,遇到以元家为号的军士,我一定要避开!”韶声反抓住母亲的手,重复一遍她的话,让她放心。
  “好,记住就好。”顾氏这才平静下来,从她的手心抽出自己的手,离开了韶声的院子。
  只是,当她安排好法会的一切,与住持订好去柳府打醮的人选,临下山前,又单独来找了韶声。
  留下的话与之前无二:“不要把你的东西分给别人。我额外予了庵中人金银。她们什么都不缺。记住,一定要记住!如今故京的贼首已换了人,姓元,名应时,你也要记住,避着他们走!”
  韶声被母亲没头没尾,反反复复的一番话,弄得实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直到将她送出云仙庵的山门外,她也没想出来,母亲这是唱得哪一出。
  只是母亲突然提到故京,勾起了她即便做了噩梦,都不愿回忆的事情。
  她救了一个人。
  又将他抛下了。
  那人当真是聪明,就该讨厌她。
  她这样又笨,又没本事的人,做什么都做不成,怎么不该被讨厌呢?
  就连云仙庵中,于她有恩,对她不错的观心,也不怎么喜欢她。
  对柳大夫人顾氏的回忆到此为止。
  且回到韶声与观心的饭桌上。
  “她确实很久没来了。观心师姐。你是否知道,我母亲是被何事绊住?”韶声听观心提到柳大夫人,便小心地试探,生怕惹得观心不悦,“你们之前出山做柳府法会,可有听到什么消息?”
  至于为何有此一问——
  是因柳大爷强将韶声送入庵中,当然不允许她下山。
  云仙庵得了柳家的嘱托,自然也不可能放韶声出门。
  所以,她所有的消息,都只能从外面的母亲,或者庵中比丘尼口中,获知一二。
  母亲没有音信,只能向常出外做法事的法师们问询。
  “我不知。”观心道,“居士不如向住持打听一二。有了更确切的消息,向外递信也会更方便些。天气转凉,我看柳大夫人,也该为居士添置些过冬的衣裳被褥。”
  她的语气依旧公事公办。好像不愿与韶声多废话一句。
  “多谢师姐提点。”韶声老实回,“我现在没有什么好麻烦母亲的。”
  “居士最好还是修书一封。”
  令人意外的是,竟然是观心不想结束这个话题。
  她的语气加重,甚至有些强迫韶声的意味了。
  母亲上回已经送来了许多东西。
  韶声不知观心为何如此坚持。
  不过无论如何,她总会顺服地回:“好,我今晚就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