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知是谁,将它与一张陈旧的兔子面具一道,放在一只木匣子里。
  兔子面具只能遮盖半张脸,原本是纯白的,因年岁久了,泛起了黄色。匕首收在鞘里,拔出之时,刃尖闪着银光,犹如崭新。
  这只木匣子,是韶声从故京中带来的,为数不多的东西之一。
  她也不知这只匣子从何而来,只是收行李的时候带上了,几经流离辗转,也没扔下。
  甚至还随身带入了这云仙庵。
  手脚重获自由,韶声却仍不能掉以轻心。
  现在要考虑的,便是如何在庵中众人的眼皮下逃出去。
  匕首确实是给了她许多勇气的。
  大不了就拼命!
  拼不过就死!
  韶声紧握着匕首。
  这故京城里的旧物件,竟让她心中死灰复燃似的,重新生起了原来做大小姐时,才有的勃勃意气。
  不过,观心似乎是笃定自己能拿捏住韶声。
  竟检查也不检查,将她全托付给旁人。
  而且,她先前嘱咐那死尼姑的一番话,也给了韶声不少方便。
  她说:让那死了的尼姑守着柴房。因此,这死尼姑此时不现与人前,一时半会并不会叫人发现问题。
  目前最大的危险,只剩一桩:有人经过柴房,发现了异样。
  也幸好有观心的嘱咐。
  她叫人将韶声关了起来,其余人便不会在此时来取柴。
  直到韶声扒下了那死尼姑的衣衫,穿到自己身上,周围都没什么动静。
  此时,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去。
  庵里资历深,辈分高的尼姑,在自己的禅房中点上了灯。而其余尼姑,只能陷于黑暗了。
  韶声便是借着这点,专挑黑处走,一路摸到了云仙庵的山门口。
  她猫着腰,一只手向前摸索,一只手扶着头上的僧帽,轻轻巧巧地走着。
  直到出了山门,进了山中的竹林深处,她才敢放下僧帽上的手。
  她的头发又多又密。
  在庵中之时,没有剃刀,仅凭一把匕首,没办法将自己剃成与尼姑一样的光头。
  她也没时间这么做。
  只能用僧帽遮掩。
  她又怕头上发髻将僧帽顶起,遮不住脑后的黑发,便一直压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