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他不肯和离 第4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煐边走边招过一个先前未进病区的东宫卫,问他要水。东宫卫递上两节用酒精擦过的竹筒,谢煐塞一个到白殊手上,自己开了一个。
  白殊瞥他一眼,笑着拔开塞子喝完。刚说了那么多话,还真是渴了。
  一行人走进帐篷,见里头还摆着数张草席。白殊和谢煐在上首坐了,东宫卫环绕在他们身后,大夫们也在各自找地方坐下。
  人有点多,白殊让孟大去箩筐里拿出自己制作的简易扩音器,还谨慎地用酒精给靠近嘴巴的这边口子消过毒。
  “好,我先来说说这次起病的邪物是通过何种方式传播的,大家知道之后,便能更好地进行防范。”
  众人立刻严肃起表情,帐篷内也安静下来。
  白殊缓慢且清晰地道:“此种邪物能在水中存活很长时间,这是它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也是最难防的一种。被邪物污染过的水源,人畜生饮,或是食用未熟透的水中鱼虾等物,便会患病。但高温能杀死邪物,因此,水一定要煮沸半柱香的时间才能饮,食物一定要熟透才能吃。”
  这话听得五娘子这边的人心中一阵后怕。当初五娘子提出要烧水,还有人反对,说太费事。但五娘子一直坚持,甚至在迁往山谷的途中都烧水再饮。如果当时没烧水,说不定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就会病倒一大半。
  白殊观察着众人的表情,看他们该是都记下了,就接着往下说:“在出现病患之后,病患身上、以及排泄、呕吐出的秽物里,也会含有此种邪物。旁人接触这些,同样会沾染上。
  “若是用染有邪物的手去拿吃的东西,那就会将邪物吃进腹中,染上病。或者误食病患碰过的食物,误用病患用的食器进食,也是同理。”
  众人想象一下白殊所说的情形,心中都忍不住打个寒颤,实在是……恶心了点。
  此时有人问道:“如此说来,只是接触病患,并不会直接染病。最终还是因为邪物入腹,才会染上?”
  白殊给那人送上赞赏的目光:“对,所以这也是我刚才强调所有人都要洗手的原因。而对于病患的秽物也需要做处理,先去除邪物再倾倒。
  “寻常情况下,那些秽物都会有器物盛装,可倒入一定量草木灰或熟石生搅拌。不过病区内病人太多,且都是就地排泄,便无法这样处理。只能直接往秽物上洒一层来搅拌,能除一点算一点。”
  五娘子听得若有所思,此时问道:“原来是这样。那适才楚溪侯说要招募人手,便是做这个?”
  白殊点头,回答她:“这很重要,但只是其中之一。防疫最关键的,是得注重各种细节。例如,我刚才说过的,得安排人提水舀水,不能让病区内出来的人接触。并且,洗过手的残水,同样要做处理后再倾倒。
  “还有进病区之人穿的那套防护服,每日都要用肥皂清洗,这些都是活。以及大夫们的鞋,病区脏,大夫们最好都备一双病区专用鞋,在脱防护服时把鞋也换了。
  “另外,大夫们和招募的杂役,都不要在病区内进食饮水。不要怕麻烦,回到入口,洗过手再吃喝。脸上的防护面巾每次取下都要换用新的戴,太子的东宫卫会保证肥皂与防护用品的供应。”
  众人听着白殊点过一个个细节,心下都不由得叹服。虽说他们身为医者,平常都尤其注意干净,可也比不上白殊这种近乎吹毛求疵的要求。便确实唯有这样小心谨慎,才能最大限度阻断邪物传播,保护自己。
  白殊等他们消化完信息,才往下说:“说完防范,接着来说说治疗。病患的病状是呕与泻,因体内环境紊乱引起。对于这种病症的治疗,想来各位大夫都有自己的心得。我这里还有几个方子,一会儿各位可以一同参详,根据每位病患的实际情况来下药。”
  一边说,他一边从袖袋里掏出一叠纸,分辨一下,取出其中几张,递给太医署带队的太医。
  见周围人迫不及待地想凑过来看,白殊笑道:“莫急,还有最后一件事要说。”
  众人只得按耐下来,等着他继续说。
  白殊向孟大使个眼色,孟大便走出帐篷,和守在外头的几个东宫卫一同,从先前背来的箩筐中搬来许多个小坛子——这是他们的最主要负重。
  白殊在其中一坛上拍拍,解释道:“这是口服补液,用来辅助治疗。病患上吐下泻不止,很容易造成体内水份急速流失。服用这种补液,能起到快速补充水份的作用,更易于用药。从发病起,到腹泻止为止,都可以一直服用。
  “考虑到现在人手有限,这段时间会由东宫卫来制作,每日都往这边送。这些是我们来时在船上配好的,一会儿大夫们就可以给病患服用,进行观察。”
  大夫们看着地上的一排坛子,一时间都感觉——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怎么听懂。体内水份流失?快速补水?
  这一次,没等众人消化完,谢煐便沉声开了口。
  “诸位是用过午膳才来的,然孤与楚溪侯还未用膳。楚溪侯体弱,他乘船多日,又从一早忙到此时,再不用膳休息,明日怕要卧床。既然该说的都说完,余下之事便仰赖诸位多尽力,孤先带楚溪侯回营。”
  说完,谢煐就扶着白殊一同起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