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入瓮(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思索了一会,”朕记得大唐开国后,太祖也几次出征,当时是又内阁辅政,有要事迅速报给太祖,朕愿效仿太祖,将朝廷上的琐事交由内阁,若有大事,迅速送到朕面前,左右京城和草原并不是很远的,朕也不会深入草原。”
  “至于皇族监国的人选……”
  皇帝按了按额头,“由长乐公主和平王监国。”
  长乐公主在朝野上下颇有威名,本身又是皇后名正言顺的嫡女,长乐公主自身的气势又很足,足以让朝臣们认同。
  平王爷是最没有野心的王爷,皇帝对平王比较放心。
  有长乐公主,平王,内阁阁臣互相牵制,皇帝会将锦衣近卫的密探留下来随时探查消息,如此的安排万无一失。
  况且只要皇帝在疆场上剿灭鞑子,他的声望会达到顶峰,让谁也不敢生出谋反叛逆的心思。
  皇帝提出的监国人选,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
  剩下的事情,便是商讨随扈皇帝的人选,皇帝此番亲征会带走护卫京城大部分兵力,皇帝也是知晓安全第一的,单以兵力来说,大唐完胜云泽。
  前方胜利在望,此番随扈皇帝是个极为荣耀的差事,哪个不想在剿灭鞑子之战上添上一笔?
  这是会青史留名的好事!
  文官系统中,大多数文官留了下来,毕竟在疆场上文官没有武将有用。
  皇帝只选了几个四品,五品的文官作为文书随扈。
  至于朝廷上的勋贵武将们一个个削尖了脑袋往随扈的队伍里钻,陪着皇帝出去走一圈,回京后官职爵位一定会得到提升。
  晋国公等同燕国公较好的家族并不大热衷随扈皇帝,虽然晋国公他们看着随扈的名额也很眼热,但他们家族最最争气的子弟都被李冥锐带到了南越去了。
  混吃等死的子弟还是留在京城为好,省得他们在皇上面前丢人。
  晋国公同燕国公关系最亲近,两人年岁又相当,他听燕国公话语里的意思是,世子夫妻觉得皇帝御驾亲征太危险……疆场上,瞬息万变,云泽也是一位狡猾的的人,谁也不晓得他是真投,还是诈降!
  晋国公这辈子没上过疆场,因此他对家学渊源的燕国公的意见很推崇,世子夫妻在他看来是能人干将,暗自衡量一番后,他将准备随扈皇帝的家族子弟压了下来。
  眼下大唐都为即将到来的胜利而欢呼,皇帝又是在意气风发的时候,晋国公虽然琢磨出点危险的滋味,但在举国欢腾时,他不敢泼冷水。
  左右皇帝带去的人足够多,即便有点危险,皇帝也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大不了退回京城,鞑子还真能乘胜追击攻破京城?
  皇帝不会有危险,跟在皇帝身边的人可就不一定了。
  立功还有机会,不必急于一时。
  晋国公也让同自己交好的勋贵仔细考量,一窝蜂的随扈皇帝,没准什么都得不到。
  有人听了晋国公的规劝,当然也有人认为晋国公老糊涂了,争功心切的勋贵武将,纷纷加入随扈队伍中。
  皇宫中,皇帝揽住贤妃的肩头,“朕带着九皇子一起去疆场,只要他有寸功,朕回京后就可以册你为皇后,爱妃在对鞑子之战上的表现,朕也会如实告诉大臣,朕会让大臣和百姓明白。爱妃不仅有花容月貌,还是最能帮助朕的女人。”
  “多谢陛下抬爱,臣妾舍不得陛下。”
  贤妃深情款款的说道:“臣妾想亲眼看着陛下剿灭鞑子大汗,臣妾只要想到陛下威风时,臣妾就激动的睡不着,陛下,臣妾求您带臣妾一起去吧,臣妾愿意做陛下身边的校尉!”
  “陛下。”
  贤妃苦苦的哀求皇帝,夸大对皇帝的思念。
  在女人面前,展现皇帝的英雄气概,皇帝一想也挺有趣,贤妃想要为后,还真需要耀眼的功劳,皇帝点头答应了贤妃的要求,“朕带你一起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