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4章 为什么如此反常?(5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商户们都清楚,以后想偷税漏税太难了。
  十三税一的新税律,会抽走他们一大笔丰厚的利润。
  当然了,也有人欢呼。
  比如那些纯粹的商人。
  因为收税的小吏明确的告诉了他们,只要他们依照规矩缴税,以后没人会为难他们做生意,他们也不用再向任何人托关系、送礼。
  还有一些人则无动于衷。
  就是那些从各家被朝廷抄没的商铺里走出来的掌柜。
  他们是寇、李、高等几家退下来的管事。
  如今重新出山,就是为了帮朝廷稳定市场,也在为自己赚取一份家业。
  朝廷给他们定下了规矩很简单,铺面、货物,全部折合成钱,他们只需要在二十年之内,缴清铺面和货物折合成的钱财,并且付出一定高额的利息,二十年后,铺子里的一切都归他们。
  他们和朝廷定下了契约,契约上还写明,越早还完钱,利息越少。
  他们稍微盘算了一下,看到了立面有利可图,果断的跟朝廷订立了契约。
  朝廷新立的十三税一的税律虽然高了,他们不怎么喜欢。
  但他们也不会反对。
  因为他们目前为止还是朝廷的人,等他们还清了欠款以后,他们才能脱离朝廷,成为一个拥有一桩生意的纯粹的商人。
  有冲劲的人,为了尽早还清欠款,卖力的叫卖。
  没冲劲的人也在他们的带动下,叫卖了起来。
  汴京城一时间居然比以前还热闹了几分。
  文武官员们看着突然变了一个模样的汴京城,仰天长叹。
  寇季和赵祯脸上却多了一些笑意。
  资事堂内。
  赵祯手里扬着一份文书道:“范仲淹刚刚派人送来的文书,税务司今天短短一天,就为朝廷收取了近两万贯税钱。
  往后恐怕会更多。
  一年下来,就有近七百万贯税钱。
  要知道朝廷每年的商税总额也不过在九百万到一千两百万贯左右徘徊。
  每年汴京城商税收税权的扑卖,在七十万贯左右。
  前人定下的规矩真是愚蠢至极,白白的将如此大一笔营收,便宜了恶人。”
  说到此处,赵祯脸上的笑容又是一僵,他咬牙切齿的道:“那些乱臣贼子,明知道商税能为朝廷敛财,却一个个装聋作哑,背地里一个劲的往自己府上敛财,简直是该死。
  仅仅一个汴京城,每一岁就能为朝廷贡献七百万贯税钱,其他各地加起来,恐怕会达到一个庞大的数字。
  朕以前为了给国库省钱,羊肉汤都舍不得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