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沧海横流_分卷阅读_54(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算看到了那个布包还放在原来的位置,宋臣依旧不怎么放心,连忙又小心地打开房门,绕到二堂外面寻找起梯子来。
  因为最近府衙之中正在修葺屋顶和墙面,所以到处都有瓦匠使用的竹梯在,宋臣很容易就在角落里找到了一架竹梯,趁着没人在,将它搬回了二堂里面。
  将那只竹梯小心地架在房梁之上,宋臣缓缓地爬了上去,一直爬到了匾额的后面。时间紧迫,他怕过一会衙役来找他,闯进了二堂,因此也不拿下布包,就这么依靠着竹梯勉强站好,哆嗦着手将藏在匾额后面的青色布包小心翼翼地打了开来。
  布包里面装着几个厚厚的横开的本子,还有一叠信札,以及一张羊皮制成的地图,宋臣一一地查看之后,这才松了口气。东西没少,而且没有被动过,这下就不用担心自己的秘密被其他人知道了。他将包袱包回了原样,顺着梯子缓缓地爬了回去,开门扛着梯子偷偷放回了原位,这才装模作样腆着肚子踩着官步,一步三摇地向后院黑烟升起的方向走去。
  那着火的位置正是在后院之中,起火点本来是官衙之中的伙房。扬州府衙没有专门堆放柴草的柴房,所以人们干脆就把木柴堆放在伙房里面随用随取。结果却不知怎么弄的,一直放在伙房里面平安无事的柴堆突然着起了冲天大火来,那火势迅猛地吓人,一下子就顺着伙房之中的木柱就窜上了房梁。
  倒霉的是伙房的棚顶还不是瓦片制成的,为了省钱,这房子的房顶是茅草做成的,按理说前一天下过雨,茅草应该还很湿,应该不容易着火的,可是今天的火也不知为什么这么邪气,窜上房梁就立刻点燃了顶棚上的茅草,结果整个伙房连个反应的时间都没有,立刻烧成了一片火海。
  更加郁闷的是伙房太小,堆不下全部的柴草,因此房屋外面也堆放了一些多出来的柴禾,伙房这么一被点燃,外面高高的柴草垛也难以幸免。
  最近北风呼啸,翻涌的狂风将伙房棚顶的茅草圈落点着了一旁的柴草垛,燃起的大火顺着柴草垛一路燃烧甚至点燃了不远处的马棚。
  马棚不比别处,里面关的不是死物而是活物,马棚里的马匹最怕火焰,一见大火烧来立刻就受了惊,上蹿下跳,四处冲撞,甚至冲出了马棚,踢倒了救火的差役。马匹全都跑了出来,使得整个府衙都乱了套,那马尾巴上还燃着火呢,这马完全不听召唤,跑到哪里就把火点到哪里,这还了得?!
  所有人都在心急着救火,好不容易抓住了马匹,可是这不知怎么着起来的火就是扑不灭。而且这火焰怎么看都邪气,越浇水这火反而着的更厉害,蔓延地也更加的远。仔细一瞧,这火竟然没被水浇灭,而是漂浮在水的上面,顺着水流淌到了四周各处,结果众人一番忙活,不但伙房里的火焰没有被扑灭,反而因为四处流淌的火焰点燃了周围的好几处房子。
  众位差役手忙脚乱的不知如何是好,这才赶快叫人请宋臣大人回来主持大局。结果好不容易等来了宋臣,谁知他直接跑去了没着火的二堂,根本就当没看见后院的熊熊大火。
  等到宋臣终于离开二堂赶到后院的时候,先前几处着火的房子都已经烧得差不多了,周围靠的近的房屋则燃烧的厉害。听闻这怪火用水扑不灭,宋臣也失了主意,整个府衙的人从宋臣到衙役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吞噬了后院的几处房屋,又将旁边的砖墙熏得焦黑,直到烧无可烧的时候才渐渐的熄灭下来。
  情况如此的慌张杂乱,所有人都出出进进着急得很,因此谁也没有留意到是不是有不认识的人趁机走进了官衙,也不知道这些素昧平生的家伙是不是趁着大火做了些什么特别的事情……
  扬州府,一处地处偏远的宅院之中。
  小小的宅子,说是有两进,其实也就一亩左右的地界,没挂匾额,也很少有人进出往来,看起来就是很不起眼的地方。
  周围的住户都道这处小宅子是一个苦读的书生的产业,自从那位十年寒窗的书生上京赶考,这宅子里面就剩下几个年老体弱的仆人了。像这种破破烂烂的屋子,想也知道里面不可能有值钱的东西,因此这宅子虽然时不时有人进出也无人在意,不过是奴大欺主,仆人趁着主家不在将家中的亲戚邀来居住,来了个鸠占鹊巢而已,这样没规矩的人家难道还少吗?谁又在乎那个穷书生会怎样……
  宅子虽然小,里面倒是的一处厅堂。
  房间也不大,不过两丈见方,里面坐着的却不是所谓的穷书生的仆佣,而是江源、司徒烨和林钧三人。
  他们三人一人坐在一把圈椅上,围在一张桌案旁边,六只眼睛紧紧地盯着桌案上的一个灰布包袱。那包袱的大小、形状和刚刚宋臣检查的那个一模一样,若不是颜色不同,简直就是那个布包了。不,这虽然颜色不同,里面装着的东西却正是刚刚藏在扬州府衙二堂匾额后面的包袱之中的物品!
  司徒烨瞪大了两只眼睛,看了看面前的包袱,又看了看老神在在的江源,最终还是没忍住,疑惑地问道:“老师,你是怎么知道那个宋臣会将这些东西藏在扬州府衙的?”
  “府衙、宋府和大明寺,这三处都有可能是他藏东西的地方,可是都没有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啊,你又是怎么知道宋臣将东西藏在府衙,而不是其他的那两个地方呢?”
  江源微微一笑,也不明着回答,反而问道:“烨儿,如果让你来藏东西,你会选择藏在哪里呢?”
  司徒烨皱了皱眉头,他不明白老师为什么突然问这样的一个问题,不过这个“简单”的问题却考住他了。
  身为一个皇孙,又是太子殿下的嫡长子,他平时是需要住在皇城里面的。皇城虽然看起来很大,可是无论何处都有人把守,似乎藏在哪里都有可能被人发现,藏在哪里都不那么安全,哪怕是藏在假山的窟窿里面,司徒烨都担心会被调皮的小宫女、小太监发现呢,至于藏在身边就更不用说了,伺候他的宫人足足有几十个之多,走到哪里都跟着,很容易就被这些人发现了。
  江源看到他想不出答案,笑着说道:“其实想要藏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随便找个平时不去的地方,挖个足够深的大坑将它深深地埋起来。”
  “为什么呢?因为除了藏东西的人,没人会闲着没事,去挖那么深的一个坑,又那么刚刚好就在你藏东西的位置上,世界上哪有那么巧合的事情呢?别人就算知道你曾经挖坑藏了东西,只要你不说出来东西埋在哪里,想必找的人也会觉得是大海捞针,根本没有地点和方向,难以找寻,更难以找到。就算不收手,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可惜很少有人像我说的这么藏东西。因为人这一生总是心存畏惧的,杞人忧天根本就是常态。他们潜意识中相信巧合的存在,害怕埋起来的事物会被人无意间地发现,因此,越是重要的东西就越是不放心将它们放在目光所及的范围之外,恨不能每天都紧紧地盯着才能安心,就怕被别人偷偷拿走。宋臣既然没有跳出普通人的范畴,那他藏东西的位置自然就会漏了痕迹。”
  司徒烨还是不怎么理解,“在哪里漏了痕迹,我怎么没有发现呢?”
  江源笑了笑,“当我们不知道要怎么选择的时候,就可以做一下排除法,等到排除了错误的答案,那么正确的那个就很容易找到了。”
  “刚刚已经说了,宋臣这个人绝对不会放心这些东西脱离他的视线范围的,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他都需要查看一下东西到底还在不在。因此这些东西所藏的位置绝对就是他会经常去的地方,也就是说必然在官衙、宋府和大明寺三个地点之中。而这三处之中,我最先排除的就是宋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