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含章叹道:“程叔父太悲观了,岂能因噎废食?”
  因为害怕将来的失败,就放弃现在的成功吗?
  见赵程目光落于他身上,郭璞连忙撇清关系,“大势罢了,我可没算出来具体时间,此乃国运,我也算不出来。”
  赵含章对赵程,“国运呢~~”
  赵程:……
  这已经不能算是暗示,而是明示了。
  赵含章问赵程还出京吗?要不要官复原职?
  赵程拒绝了。
  虽然心安定了许多,但他依旧决定出去走一走,再看一看民生,也听一听民声。
  赵含章总说他站在高处俯视大地,虽然看到了民生艰苦,却不知他们如何艰苦,他得俯下身去,仔细的听民声才行。
  所以,这次赵程就想出去看看。
  赵含章见他确定,便道:“既如此,程叔父就多带几个学生去吧。”
  一连点了好八个学生的名字。
  第1233章 禁方
  赵程知道他们,太学里的学生,他基本上都有印象,这八人有三人成绩特别优异,还有五人,成绩有在上等的,也有中等和下等的。
  出身有北方世家,南方豪族,还有寒门学子和家中经商的,有一人甚至是孤儿,是庶族出身,听说他家从前还租过王氏的地,是王家的佃农,因此在太学里常被人当面取笑,赵程调停过两次,因此知道他。
  他不知道赵含章选人的标准是什么,但他还是很喜欢太学教书这份工作的,等他游学回来,不一定能当祭酒,但是一定要继续教书的,因此点头答应了下来。
  如此一来,八个学生和先前的八个就组成了十六人的队伍。
  赵含章将他们的名字记下,打算等他们游学归来亲自见一见他们。
  能在这时候舍下洛阳的无限可能,而跟随疑似和她吵架被逼辞官的赵程去游学,可见那八个学生的心性和志向;
  而她亲自选出来的这八名学生,成绩先放在一旁,他们身上都有一股相同的劲儿,即探究真理的劲儿。
  治家、治民、治国之理,甚至生死之理,她希望能给他们一条更广阔的道路,将来,他们也能为世人踏出一条坦途来。
  赵含章听到脚步声,扭头朝台下看去。
  郭璞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看到元立身上的官袍,微微皱眉,“他怎么来了?”
  郭璞不喜欢元立,哦,朝中大半的官员都不喜欢元立。
  赵含章:“郭先生何时见过元立了?”
  “没见过,但他的名字如雷灌耳。”郭璞懒,最怕麻烦,元立在他眼中的标签是,暗探头子,酷吏,残暴,阴险……
  所以为了避免麻烦,他都是能不见就不见。
  元立回京有一段时间了,但郭璞不是去太学就是躲在他的观星台里,偶尔出宫去找赵瑚玩,完美避开对方。
  元立走上台来,一抬头,目光快速的在陌生的郭璞脸上扫过,然后就垂眸和赵含章行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