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含章:“他们没分着地吗,不回家种地?”
  “你们朝廷修路专赶农时啊?”赵瑚道:“我都与他们联络好了,农闲时都出来干活,一个村只要有一人在我的队伍中,那就能带出一个村的青壮,所以你放心,人管够。”
  这点赵含章是相信的,打工嘛,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村,这不就是中国农村的人情往来吗?
  “您的工队全靠短工啊?”
  “那不止,我还有奴婢,有佃户呢。”
  说起这个赵含章来劲儿了,和赵瑚道:“七叔祖,我和您赎一些人吧。”
  赵瑚立刻远离她,往后一靠道:“拿我的钱赎我的人?你休想!哼,我现在都缺人呢,要不是你……”
  赵瑚其实很想再多买一些奴婢的,但因为朝廷给地给得太大方了,前两年还好,因为流民多,大路上一拦,多的是想卖身活命的。
  但从今年开始就不行了,虽然还会有流民,但他抢不过朝廷了。
  赵含章此时声望太高,民间的百姓都很相信她,直接的影响就是,朝廷空口白牙,拿出一片荒地来记他们的名,他们就愿意去落户,而无视拿着真金白银和粮食买人的他。
  赵瑚大片的土地没人耕种,不得不将一些奴婢放出,遣他们到庄子里务农。
  其实,赵瑚现在的商业结构中,田地每年的收益率比不上他那些作坊和店铺了。
  可赵瑚依旧把着不愿放手,不仅赵含章,就连赵淞也几次劝他,田地种不过来,可以往外卖,或者卖朝廷一个面子,让朝廷赎买。
  但赵瑚就是不答应。
  他精着呢,他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但他的初始资本是从田地来的,包括后面能跟在赵含章屁股后面吃肉喝汤,也是因为他有大量的田地产出的粮食。
  那些粮食其实换算成钱没有多少,但打仗时,那是拿着钱都买不到,就靠着这些粮食,他才从赵含章那里换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庇护,借着她的庇护把商队,店铺开到全国各地。
  赚到的钱又大量的囤积粮食,再把粮食倒手卖给赵家军,或是支援赵家军,从而获得更多的便利……
  要说汲渊和军中的后勤官们和赵氏的谁最熟悉,除了赵铭,那非赵瑚莫属。
  他为什么能在赵铭之前封侯?
  就是因为,他虽不似赵铭一直在前面效力,可他一直是赵含章强有力的后方,他付出的可不少。
  赵瑚人不聪明,但在利的敏锐度上远超一般人,他敏锐的察觉到土地和粮食的重要性。
  不仅在于现在,也在于将来。
  至少三年之内,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三年后的事,三年之后再说吧。
  何况,他就是要卖地也不会卖给朝廷的。朝廷虽不至于压他的价钱,但也卖不出高价去。
  天下安定之后,那些四处逃亡的世家会回来吧?
  哪怕就回个旁支,他们甘愿就分朝廷那几十亩薄地?
  那肯定是要买田地的,最好还是买曾经他们家,他们宗族的连成片的地。
  当初买地时赵瑚就算到这一点了,所以专挑一些大家族逃难后丢弃的良田买。
  熟地,好耕作,灌溉方便,产量高,还有潜在接手买家,可以高价卖,这地囤的不要太值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