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归来_分卷阅读_322(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越州百姓长得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瞧见这样多的蝗虫,越州不缺粮食,作物有多,加上缺乏有效的治蝗手段,蝗虫成倍繁殖,简直有了铺天盖地之势,别说乡野农田,就连越州首府越州城都不能幸免于难,满大街蝗虫到处乱飞,家家都门窗紧闭,街上连行人都见不到一个,尽成了蝗虫的天下。
  也因为这样,原本正要丰收的夏粮,在蝗虫的啃咬之下,几乎是颗粒无收,让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傻了眼。
  越州夏粮的产出可是一年中的重头戏,如今闹了这一出,不是要绝产吗!
  而蝗灾不知在越州肆虐,很快也蔓延到了临近的雍州与青州,雍州好几处大型商品交易会也因此关闭,钱粮损失不可估计,至于青州,原本影响是没那么大的,可沿海的地方却卡在这个当儿一连发了好几场海啸,席卷了几个临海的富庶村落,虽然青州百姓大多是弄水的好手,没有造成死伤,可也损失了不少银钱,好几个修建得不是那么牢靠的村庄更是被夷为平地。
  这一下事情大发了,事情很快传回到京城,别说皇帝震怒,民间也一片哗然。
  东南三州向来是大周重要的经济来源,从来未曾听闻过遭受过什么灾祸,可眼下却诡异地接连出事,别的暂且不说,只怕今年粮食一减产,粮价又要一飞冲天了。
  就在此时,不知道有谁捅出了一个消息,东南三州出事的时候,四皇子殿下正奉了皇命在当地巡视呢。
  这一下,就好比在油锅里泼入了一瓢冷水,一下便让百姓们炸了锅。
  司空旭天煞孤星,克亲克妻的传言尚未平息,如今居然又在他巡视东南三州的时候,三州遭此天灾,难道这也是司空旭克出来的?如果当真是这样,这位四殿下天煞孤星的煞气也太大了些吧!
  克了亲人还不算,居然还妨碍到了国运国祚,就算是皇帝,这下也有些拿不准了,立刻颁下圣旨,要司空旭即刻回京,并且好像还怕人会跑了一半,又派了以为钦差去“请”人。
  请是明面上的意思,可谁都看得出来,那钦差是去抓人的,堂堂皇子,却要被钦差从外地押回京,这其中的屈辱滋味,只怕司空旭这辈子都难以忘怀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199章 再会故人
  司空旭回京后,立刻马不停蹄地进了宫,他原本满心希望地想规劝皇帝那些玄之又玄的说法信不得,可他低估了皇帝发怒的程度,面对一个帝王铺天盖地的怒火时,他竟然连半句为自己辩解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也实在是他低估了东南三州的损失,别说那些颗粒无收的良田了,随着灾祸猖獗,各地盗贼山匪四起,除了粮食歉收,更有百姓流离失所,而原本上缴朝廷的税银,也足足亏钱了大半。
  这才是真正触动皇帝心悬的地方。
  税银能不能如数征收是一个国的命脉,有银子才能有军饷,若是国库亏空,那立刻便可以将一个国家推到岌岌可危的境地,看见税银少了这么多,皇帝自然发怒,但天灾这档子事,他总不能去骂老天,于是才对背了一个天煞孤星名号的司空旭如此不客气。
  当然,有骂就要有罚,好在皇帝生气归生气,也明白靠这一点玄之又玄的东西也不能明着罚司空旭做什么,只好下旨让他安分地呆在府邸里待罪思过,为百姓诵经祈福,不许外出,等于是将他软禁了,还顺道收走了他手头上大半的财物,说是要拿去灾区赈灾。
  被软禁也就罢了,他司空旭从小被软禁了这么多次,对这类惩罚没有多害怕,但皇帝一下收走了他那么多钱财,还是让他恨得牙痒痒。
  如果不是他还有另一笔暗藏起来的财产,恐怕就该吐血了。
  当然,在皇帝降罪的这段时日内,司空旭也没少联系朝中多少与有些交情的官员,想让这些人在朝中替他说话,司空旭计较的,并非是自己身上担的罪责,而是关心自己会不会因为这次的事情而再与皇帝离心失宠。
  他从小不得皇帝器重,身为皇子却一直被放养江州,废了许多年才摸爬滚打回了华京,一路步步为营,好不容易博得了皇帝的几番青眼,过得也不似从前那般窝囊了,也绝对不要再变回从前那般境地。
  可惜,朝中但凡说得上话的重臣与他这位不怎么得宠的皇子不亲近,与他亲近但地位低的又说不上话,至于一直与他打得火热的庞松庞大人,完全关紧了大门只对外称病,两耳不闻窗外事,似乎一点也不想去管司空旭的死活。
  对于庞松这番姿态,司空旭纵使暗地里骂破了喉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谁让她一个女儿死在了自己手上,而且见庞松不肯施以援手,司空旭也打定了主意,等到皇帝消了气,他便要准备在朝中另觅他人互为依附了,到时候有庞家人的好果子吃。
  ****
  在百姓居住得最多的城西外围,还有一处华京中最为贫穷的所在,也就是俗称的贫民窟。
  那里从前是流浪汉们的聚集地,因为整天乌烟瘴气实在是很影响市容,所以京兆尹曾经着手带人清理过几次,但那些流浪汉无家无财的,很会打游击,看见官差来了,就一哄而散,躲到他们找不到的地方,窝上一天,等官差走了,又继续回来我行我素。
  他们这样的行径让京兆尹大感头痛,连着几次之后,京兆尹嫌弃麻烦,加上那里的位置也的确很边缘,渐渐的,京兆尹就索性不管了,也正因为这样,让那地方聚集的流浪汉越来越多,不光是流浪汉,一些原本城内的居民,后来家中出了变故,无处可去之后也都聚集在此,原本一块荒凉的不毛之地渐渐搭起了一个又一个的窝棚和简陋民房,逐渐演化成了贫民窟。
  最近几日天气不好,入秋之后便阴雨绵绵,虽说不是大雨,也没有洪涝的困扰,但这样阴郁的天气看久了也会让人心情不好,在周石看来,这样的天气,寻常人家的子弟多半会窝在屋子里,喝上一盅暖暖的姜茶祛湿,再看两本书,下两盘棋,而不是像自家的少爷一样,没事跑到这又脏又乱的贫民窟来“串门子”。
  从踏入这贫民窟的地界到现在,抛开路边那些穿得破破烂烂,用一种不怀好意又猥琐的目光盯着他们的人不说,光是偷儿,他们就碰上了三四波,可显然那些惯偷在有功夫在身的周石和宁渊面前讨不到丝毫便宜,往往还没动手就会被抓个正着,而对于这样的人周石也不会客气,狠狠教训一顿才会放走,就这样杀鸡儆猴来了好几次后,消息灵通的偷儿之间好像也知道了这对主仆不似好惹之人,没有再上来寻晦气,至于其他怀着不好心思的人,大概也只能在心里想一想,没胆子真的上来动手,他们或许很奇怪,这地方平日里就算是噗通百姓都不会涉足,这位穿得人模人样的少爷莫不是吃饱了撑的,跑到这里来作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