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111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些人说是要归顺朝廷,要效忠皇朝,要拥护革新,但现在双方是敌对关系,且大战正在进行,对手说的话岂能随便相信?谁能保证那不是对方别有用心的算计?
  人心隔肚皮,就算是亲兄弟、亲父子,到了这种决定自己根本利益、未来前途、身家性命的关键时候,互相之间都没法完全信任。
  “战争本身就是冒险,做选择从来都是取舍,我们一定要相信一些的东西才能让事情继续下去。”
  难题永远都不是相信自己,而是在很多时候你不得不选择相信自身之外的东西,这才是考验分析判断能力的时候,赵宁对此有着丰富经验,“他们有投靠朝廷的理由。
  “无论是从天下大势来说,还是从自身利益衡量,他们都有这么做的出发点。而以我对他们的了解,这事有值得争取、冒险的价值。”
  说到这赵宁顿了顿,眼神逐渐锐利,声音徐徐拉高,“退一步说,官东城之战就算是个诱饵,也是个足够份量的诱饵。
  “原本完整的河西侧翼防线,因此已经打开了一个缺口,我们有了突破对象,只要往后的行动足够有力,就能循此扯开更大豁口。
  “就算他们想要算计我们,我们也可以将计就计,革新战争怕的从来不是敌人强大有什么算计,而是有没有可以开始的缝隙。
  “只要有,那么星星之火就能燎原。
  “猎人与猎物的关系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到底谁是刀俎谁是鱼肉,胜负未到成败未显,此时的人又如何得知?
  “他们要真敢出尔反尔,用起义行动当诱饵,无异于玩火自焚,倘若他们真是这个打算,那就让他们见识见识革新战争的恐怖!”
  听完赵宁这席话,赵逊抚掌而赞:“正是此理!”
  赵宁来到地图前,望着官东、郃阳、韩城一带陷入思考。
  河西之战要有突破,本来就只能从侧翼找机会,就算没有那些人的配合,特别行动团的行动还是会进行。差别只在于,行动能否成功。
  从先前的战场情况来看,没有赵渡镇的胜利,起义军便没有进攻官东城的力量,而没有五十二团的配合,官东城之战也不会取得大捷。
  对方配合的行为很果断,力度很猛烈。
  正因如此,才有起义军眼下的良好形势。
  这正是对方归顺朝廷的意义。
  如若不然,他们凭什么在未来的天下取得生存资格、一席之地?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赵宁跟赵逊离开晋州到了作为前线的蒲州,在这里就近指挥河西侧翼的起义军行动,这也标志着起义军的征战成为了全局核心。
  在他俩的布置下,整编为大晋河西军第一师的原方闲大队,开始了对官东城一带残余之敌的清扫。
  驻扎于附近一带的秦军已经被起义军蚕食掉了一个师的力量,在正面战场尚且不及给予强力增援的情况下,残余之敌很快被扫荡干净。
  此役表面上是保卫官东城之战的成果,起义军四面出击声势浩大,实际上出战的只是迷惑秦军的部分力量,第一师主力三个团早早北上,连夜进入郃阳秦军的驻防地盘。
  在此处执行任务的特别行动团第二大队,原本跟此地的秦军处于势均力敌的境地,因为将门世家子弟的悍勇,双方拉锯混战,谁也没能奈何谁。
  第一师三个团进入战场后直接突袭郃阳城,打乱了秦军部署,迫使跟第二大队所率起义军鏖战的秦军主力回撤,又及时运动作战,利用围点打援的策略将其重创。
  最终,两路起义军两面夹击,将郃阳一带的秦军主力彻底击溃,俘获大批俘虏,并趁势夺得郃阳城。
  在第一师的号召与起义战士的感召下,大量秦军战士或被迫或麻木或主动地加入起义军,壮大了起义军的力量。
  随后,第二大队所率兵力并入第一师作战序列,由此,原本拥有五个团左右兵力的第一师,人数充实到九个团,拥有了完整的师级作战力量。
  而秦军则损失了在侧面战场的第二个师级战力。
  河西军第一师并未在郃阳城久留,方闲依照赵宁与赵逊的指示,留下部分力量收拾残局,率领五个团的兵力再度北上,进入韩城秦军的战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