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别母亲(改)(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曹丹菲捂了刘玉锦的嘴,一脸阴冷地对卫佳音道:“卫娘子慎言。都是体面人家,张口偷窥闭口男人的,我还当官宦之家的女郎好教养呢。”
  “你说我没教养?”卫佳音气红了脸。
  “我可没这么说。”曹丹菲平静道,“我只知道你刚才说的那番话,我脸皮薄,可说不出口。不过或许这就是大家风范,吾等商户女儿,学也学不来。”
  卫佳音大怒,正欲反驳,段宁江低喝了一声:“够了。堵在门口争吵,还当不够丢脸?”
  卫佳音素来听段宁江的话,撇着嘴忍了,道:“怎么没见你阿兄?”
  段宁江微微颦眉,道:“方才阿爹派人把他叫走了,说是瓦茨的南院大王暴毙,现在换北院大王当权了。”
  北地的人家,都对关外几个大部族多少有些了解。瓦茨族是关外最强大的民族,也是最善战的,数年来一直骚扰边关。瓦茨族大汗年迈垂老,两个儿子分封南北院大王,之前一直是长子南院大王掌政。这些年来瓦茨倒还安分,边民们小打小闹,未成大祸。哪想转眼就换了人坐王座了。
  曹丹菲也皱眉道:“我听说,这北院大王,年轻很轻,却是个骁勇好战,冷酷凶暴之人。”
  段宁江见她知政事,投来赞许一瞥,道:“我也听父兄说过。所以阿兄和表兄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忧心忡忡地走了。”
  刘玉锦道:“咱们今年初不是才嫁了个公主给那个南院大王吗?南院大王既然做了天子女婿,就该安分些才是。”
  “谁料到这南院大王命这么短?”卫佳音讥笑,“还不知道这个宜国公主年纪轻轻就做了寡妇,又身在异国他乡,如何自处。”
  段宁江一派簪缨世家闺秀的端庄作派,从容道:“我听闻这位宜国公主是位有胆识、有见地的女子。说她满腹才学、品行端方、知情识趣、豁达慈善,是个难得一见的好女子。”
  卫佳音酸溜溜道:“再好有何用?圣上要拿公主和亲,舍不得自己的女儿,便指了她。她原是郡王之女,做公主的代价就是嫁到荒寒之地。且嫁了没过一年就要守寡,将来还不知怎么办?”
  众女都不禁感叹这宜国公主命苦,暂时忘了先前的口角。曹丹菲见气氛不错,便开口告辞,和和气气地带着刘玉锦走了。
  回了家后,才知道瓦茨的南院大王暴毙的事,已经在城里传开了。刘百万也在和陈氏讨论此事。刘百万担心政权变动,影响生意,陈氏则到底是女子,只感叹这宜国公主命苦,将来不知如何。
  过了两日,就传来瓦茨大汗退位,北院大王登基的消息。一时间各路消息满天飞。有的说新大汗穷兵黩武,边境怕是要关。有的说新大汗已经上书天子,求娶寡嫂宜国公主,俯首称臣。
  边关百姓最怕战火。大家忐忑不安地过了一个多月,天子终于给新大汗下书,让他按照瓦茨风俗,娶宜国公主。
  “听说宜国公主本上书请求回国的。”刘玉锦趴在案上磨墨,对丹菲道:“想是圣上觉得反正还要嫁个公主给新大汗,不如就直接用她好了。”
  丹菲提笔记账,顿了顿道:“可怜她一个金尊玉贵的公主,命运也如浮萍,不由自己。”
  玉锦笑道:“还是我们好。小门小户,富足安康,自由自在。”
  丹菲也笑了笑。
  这般惊扰了一阵,就快到年关了,女学已经闭馆,曹丹菲每日管家理事,反而还比平时忙一些。
  庄子里的粮已经交了,铺子却需要一一清点。曹丹菲一连算了几日的帐,又把掌柜叫过来问话。掌柜和家中管事都知道陈氏有孕,如今见曹丹菲管家,便知道是家中夫人终于把持了大权,连带进门的女儿也当家作主。众人识趣,对曹丹菲倒是恭敬多了。
  曹丹菲虽然年轻,但是发号施令有条不紊,处罚得当,晓得宽厚家中老仆,又知道给管事的留几分薄利。家里仆人见她公正严明,渐渐真心敬重她。铺子里的管事见今年多让了他们半分利,更是对曹丹菲交口称赞。
  刘百万见家里管理得井井有条,也在陈氏面前夸奖了曹丹菲几句。陈氏却不敢给自己女儿居功,道:“阿菲都是和锦娘商量着一道管事。锦娘聪明能干,都是夫君您的功劳。她母亲在天有灵,见女儿这般聪慧,也当欣慰才是。”
  刘百万抚须笑道:“两个女孩儿都能干,都是夫人管教得好。”
  春娟在门外道:“二娘送年货来啦。”
  “快进来!”陈氏神色一亮,对刘百万道,“今年分年货和送礼也是由这两个孩子打点的。庄子上昨日才把年货送来,她们今日就分好了。老爷随妾身好生瞧瞧,看这两个孩子分得好不好?”
  刘百万自然笑呵呵地应了。
  不待片刻,曹丹菲进了屋,干练地指挥着几个婆子把三口大箱搬了进来。还有七八个箩筐装着土仪不便进屋,堆放在门前廊下,等陈氏过了眼,就叫抬到厨房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