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会演戏啊 第26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关键的是,康主席是方沂的老师兄,八十年代央戏本科生,这人的特点就是举贤不避亲。
  此前在电影局听说方沂这号人后,他本能的原话是:“他还这么年轻,不应该这么早起来,年轻人该多奋斗。”
  得知方沂是央戏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对于有天分的年轻人,做前辈的应该破格举荐。”
  ——大概是知道韩三坪这次做过火,可能仕途会就此终结了,焦秘书比以前还要热情,硬是把方沂送下去,而且在大门口找话题扯住他,聊了几分钟。
  等方沂开车回去,已经是晚上,他把车停在住处底下,扭头往巷子里走,这条巷子格外狭窄,之前他很少来。
  因为过些天方沂要搬家了,他决定打量一下自己活过的地方。
  这条格外狭窄的,胡同小巷。
  第393章 胡同巷】
  之所以称之为胡同小巷,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腊竹胡同”,在于这地方最窄处,甚至一个人都没办法伸长双臂,也自然不能让两人并排一直走下去。
  明朝的时候,腊竹胡同的“腊竹”说的是“蜡烛”,这一块儿居住的都是制造蜡烛芯与蜡阡儿的手工艺者,并不是达官贵人,到现在好些了,不过也以小市民为主。
  环境并不好,很少有人会特地溜达进来观看。墙砖上有陈年的积垢、以及一些干了的有黑色苔藓附在上面,方沂还注意到,这条路底下的青石板也不平整,有时能踢到凹凸起来的石子儿,走这条路需要格外小心。
  据说,柳蜜以前住的地方也不敞亮,前两年方沂还在《仙三》剧组厮混的时候,柳蜜谈到这会抱怨说,“所以没必要学车,因为根本进不来;也没必要请同学进来玩,免得别人笑话我……”
  诗施不知是安慰还是真心话:“我就挺喜欢你说的这种地方。”
  柳蜜往往摇头:“你这进来观光看看稀奇,当然好了……我一直这么住下去,刮风大雨都自己受,那可不一样啊。”
  诗施:“好蜜蜜,那你什么时候搬走?”
  “等到我都处理好再说。”
  诗施诧异道:“这也能等吗?”
  柳蜜很得意:“我可不能将就,要么全拿走,要么就一点也不要;要是搬走,得去好看的大房子!而不是换了个地方受罪,和其他人隔了层水泥板挤在一起,那是没什么区别的,还不如以前的胡同里……”
  “虽然环境险恶,但也没人来,我只要不把人往里带,就谁也不知道——你说呢,徐长卿大侠?”
  方沂当时回她:“结果你却给我们说了实况啊。”
  “大侠此话甚好,小女子认为,是因为你们都是小女子的朋友,比其他人稍微特别那么一点点,可以透露一点家事……不过,长卿大侠得排在龙葵的后面,你是沾了龙葵的光,今日有幸一听。”
  诗施被逗得大笑,三两下飞到柳蜜身上,不慌不忙,瞄了方沂一眼,“蜜蜜又在瞎胡说,撕烂你的嘴。”
  之所以这会儿想到了柳蜜,是因为柳蜜的团队有一些炒作,吹捧她在《重返十七岁》里边儿的演技,把“有灵性”那一套话术原样搬到了方沂电影里。
  真姐觉得无妨,因为柳蜜现在确实有一些人气,“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她去吧,《红楼》也在炒,《仙三》也在炒……配角怎么炒作,也只是给主角做嫁衣。”
  方沂:“万一失控呢?”
  真姐:“你说拉踩你或者刘一菲?不可能的,现在你俩的人气和地位远高于她,有判断力的不会这么干。”
  “是不应该这么干,还是不能这么干?”
  真姐挺自信:“是既不应该也不能,螳臂当车而已。”
  最后果然没什么风波,方沂这才有空溜出来看看底下的胡同,给自己散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