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会演戏啊 第29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郭凡抱着一堆资料往方沂工作室去,他的新家在这附近。到地儿了往天上一望,嗖狐大厦在夜幕下显得很气派,灯火通明,而且挂上了“方沂工作室”几个字。
  再过一段时间,工作室就要晋级为“共和时代”了。
  好名字,好寓意:革了那帮辫子佬的命。
  郭凡啐了口唾沫,摇头晃脑的哼着歌。今天见了一堆歪瓜裂枣,了解到了世界的参差,他更清楚了方沂这类人实在是难得。
  一直和高水平的人待在一块儿,都快忘记了行业的平均水平是什么样了,更不要说那些入不了门的。
  搭乘电梯,穿过长廊,路上有人给他打招呼“郭导”,郭凡不停的点头示意。
  忽的,遇见了一个长相比较异域的年轻女生。
  谁?
  不过那人很快跟一经纪助理走了。郭凡不认识女生,他认识那助理经纪,是一个原先在真姐手底下的人:也就是说,那女的可能是来求职的,或者是新签的某某艺人。
  最近这种情况挺多的,他懒得了解。郭凡是制作线的,他不需要知道。
  敲开门,看见方沂在看电影。
  第436章 多事之秋】
  是电影《盲人电影院》,路阳拍的那片子:
  失业青年误打误撞闯入了老高开办的电影院,发现这电影院竟然是给盲人开办的。青年人很快成为电影院的放映员,但因为自身性格较为随意,在给这群特殊观众的放映过程中,闹出了许多差错……
  故事是典型的剧情片。
  主人公被编剧安排进某个困境之中,在他解决个人困境的同时,他原有的个人层面的需求逐渐得到升华,扩展为时代悲欢下的某一分子,于是也传递了电影的价值观,或者说让观众陷入到某种思考中……这类片子有很多啊,像是陈恺戈的片子《和你在一起》,黄建心《求求你,表扬我》都是这样。
  把以上的结构套进去完全通用,甚至于方沂的《情书》也是这样。
  看起来陆阳作为新人导演是有本事的,拿到了金鸡最佳新人导演并不稀奇。老家伙们喜欢这一套。
  而且陆阳很细腻,他有种破产版陈恺戈的感觉,捕捉得到视图中那份文艺感,说不清道不明……这其实是工科男郭凡的短处。
  两人的风格不一样,也即不会有冲突。
  不过现在还不好说,也可能是演员或者摄像的个人发挥使然,方沂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做判断。
  电影这时候已经进入到尾声。
  方沂在本子上写写画画,把电影里值得关注的部分都记下来了,以他的认真程度,不知道已经看了多少遍。
  郭凡正打算悄悄的看写了啥,却见方沂抬头问他:
  “看过这电影没有?”
  “当然看过了。”
  “怎么样?”
  “还行。”
  “太笼统了,是你觉得陆阳是敌手,不方便回答吗,郭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