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会演戏啊 第29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理由呢?”
  “她虽然不是央戏的,但她也是演的正剧,而且她外形条件比较优越,当然啊也比较受限制,我认为她作为一个特型演员,以后稳定的出演主旋律剧是没有问题的。”
  “你是说,像宋佚一样,演《谢廖沙》这样的剧?”
  真姐却反问:“她确实演其他的不太行啊,你好好看她的形象,就都市剧这些,谁会找她呢?”
  方沂在脑海里想这人的长相,很快得出结论:“你说的有道理。”
  真姐眼光被大导演肯定,激动道:“是吧?我就是看她演过正剧……你知道在校生演过正剧的很少见,这样的演员都是有灵气的,她也很受欢迎,不断有经纪公司要签她,但是又考虑到她的形象有所顾虑。”
  她沉声道:“但我们一心娱乐可不是这样,我们全员都是精品演员,都是有一定演技的专业者。所以,我认为可以把她培养出来,做一个有演技的小众演员,我相信我们有这个能力,也只有我们有这个能力。”
  方沂对她的判断很赞成:“这个人招的好,很符合我们该有的定位。”
  他是科班、正剧出来的,于是也喜欢类似出身的演员,这些人的演技一般有个下限,且悟性好……
  “一般而言”。如果碰到了个别油盐不进的人才,那也是没办法。
  比如央戏学姐糖糖,演技有向下俯冲的趋势。
  柳蜜也演过正剧《王昭君》,本来是有灵气的一个人。她后来自己换了个赛道,黑化了,这事儿让方沂想起来总觉得遗憾。《十二生肖》里面,柳蜜就是演的大胸花瓶女——因为她实在是没积累。
  总之,方沂的目光再次落在这人的资料上,仿佛已经看到了一颇具可塑性的女演员,一个不同于柳蜜,靠演技克服掉外形上的戏路狭窄,日拱一卒的形象在那略显憨傻的两寸照中跃然纸上:选她,没错。
  而真姐出了办公室,则想起了方沂那句“从不受人威胁”的话,她明白了,这话的对面即是“真情才能打动”。
  好吧,真情无价,确实是两人足以相配。
  第440章 金马,金马】
  11月26号,第48届金马奖在宝岛新竹举行,此次金马颁奖礼全程由宝岛电视公司、亚娱频道以及大陆的嗖狐视频网直播。当夜的红毯阵容是近几年之最:姜纹、大哥成、华仔、宝岛本地影人魏德胜,新生代影人方沂、刘一菲等等……汇集两岸三地几代人,阵容比一个月前的金鸡颁奖礼要豪华得多。
  今年的颁奖礼拿到了超过30家品牌的赞助,也是历届之最。现场随处可见宝格丽、长荣航空、劳力士的广告牌。5m乘3m的巨型“方沂”灯牌挂在红毯现场,广告图刚好是他的一张站在高楼“俯瞰”众人的西装照,尽管这张图片是为了显示他手腕上的日志型大金劳,然而对于现场提前等待的媒体而言,可能这更让他们联想到方沂在本届金马奖上七获提名的事实,他毫无疑问在赛前是最被看好的选手。
  假如他最后拿到了足够重磅的奖项,肯定会有人拿着这张巨幅广告画构图,暗示他名副其实,他就是比所有人都高大,连广告都能博出位。如果正好相反,媒体们也不会手下留情,各种尖酸刻薄的言论会立马发出来,这种巨型广告立刻变成了绝佳笑柄。
  宝岛本地的民营报刊《联合报》对这场在本土举办的影坛盛事失落的表示:
  “无论是赞助商,还是参与影人,几乎都是大陆性质的,他们在迅速的渗透和影响……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几年,金马奖恐怕不再会成为华语圈第一奖……因为无论在商业上还是内容上,都失去了我们的影响力。”
  文中着重列举了大陆青年一代的影人方沂。“这种两边之间的差距,越是往前越是平衡,越是往后越是差距显著……我们并不能找出另一个能和方沂相提并论的影人,甚至于哪怕再往前推十年,把‘老前辈’也囊括进来,两三代人齐上阵也很难找到。”
  《情书》剧组七项大奖分别涉及到导演、影片、影帝、影后、剧本、剪辑和造型。其中最为重磅的奖项是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影帝影后次之。不过对于岛上乃至于大陆的媒体,最为关注的却是影帝花落谁家。
  原因很简单。
  前一届金马奖把影帝颁发给了本地年轻影人阮惊天(偶像剧演员),当时舆论一片哗然,评审会以“扶持年轻血液”为理由;这一届轮到了方沂前来,如果他落选了——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联系到前一届的情况,就可能会造成评选不公的误会,而这种误会最终会损失到金马奖的威信。
  华语影坛三大奖分别是金鸡、金马和金像奖。金鸡受主旋律影响过深,双黄蛋颁发过多,认可度不佳;金像奖几乎是“港片奖”,范围有限。而金马奖改革之后,选择大力拥抱整个华语圈电影人,从而成为实质性的第一奖。
  这时候的大陆影人但凡能拿到金马奖主要奖项的,都能够在官媒拿到版面。
  如电影人黄勃拿到影帝之后,在半年内先后登上央妈的《访谈录》栏目组,《京城日报》,《中娱网》……最重磅的当属于《光明报》,写了一篇“当黄勃成为影帝”的鸡汤文,为全国人民介绍了这位当时没什么名气的草根影帝。
  金马奖就是有这样的魔力。黄勃拿到影帝前的片酬没有可靠数据,只能够推测为两万到五万这个区间,拿到影帝后,在2010年下半年,新京报发表了一个《明星片酬榜》的稿子,据说参考了伯纳影业的市场部开价,上面显示黄勃的片酬已经达到了400万。
  于是就有了金马奖助力黄勃片酬飙升“120倍”的大新闻,引得黄勃出来澄清。但以黄勃的情商,也并没有直接说这个开价是虚假的,而是顾左右而言他:“片酬还得市场说了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