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廷尉郭鸿,是郭氏宗子,性情却全无傲气,自荀柔认识他起,就是一副沉稳的性子,先入郡府为狱曹,后入雒阳入廷尉,数十年间,稳步向上。
  后来,虽说他杀掉董卓一步登天,提拔了这位乡党,但他坐上廷尉这一职也是实至名归。
  就是太谨慎了些。
  “郭兄亦是为难。”荀彧欠身侧头过来,低声解释,“毕竟御史台责任太重,又易为君主所忌。”
  什么君主,不就是怕他荀太尉么?
  荀柔唇角一抽,却也说不出他决不会多想……毕竟那可是监察全国消息的机关:特务头子。
  他也是有用完过后,将郭鸿升个虚职,光荣养老的想法,这也算善终了,可,堂兄似乎不赞同?
  荀柔一时沉默,阿兄猜到他的想法了么。
  “我与大兄商议过,俱以为景文当出州郡。”
  马车驰出皇宫后,荀彧忽又道。
  荀柔立即转过头。
  “含光,族中其余子弟,你用之,皆使守边隘、历州县,有功绩方拔擢,示众以公心,故虽族中出仕者众,却使上下心服,可景文直入中枢,年少位居高品,却功绩不显,实在显得过于偏爱了。”
  “文若此话,大有深意。”荀柔声音不由自主一沉,“莫非朝中又有什么言语!”
  荀颢在廷尉五六年中,处置多少大案,怎么算没有功绩,这是有人没事找事?
  荀彧望着堂弟冷下来的神情,声音越发柔软,“阿弟为政一向用心公平,并以官吏当知百姓疾苦,劝士子入乡县为吏,若使景文独出于众,非是爱之,实是害之。”
  荀柔莫名一悚,想到三国志荀彧传那句有名的“君子爱之以德,不宜如此。”
  心思俱是一醒。
  守廷尉府……并非他为小侄考虑,只是出于政治考量,而且还拔苗助长。
  堂兄这番劝导,或许也为荀颢考虑,更多……却是挽救他。
  他的政治信誉,他在朝堂的名声,以及他岌岌可危的人品。
  因为郭鸿显得敦厚朴实,他竟想将欺负老实人。
  我将人……当做工具吗?活生生的人?
  荀柔扪心自问,心里实在滋味难明。
  “如此……就让景文去凉州。”
  羌、氐两族新立县,必会和各方产生矛盾,荀颢去凉州,正可以处理这件事,积累基层工作经验,也未将来安置收复少数民族打下基础。
  至于荀颢一走,廷尉自然就只能还是郭鸿。
  荀彧轻舒一口气,微微一笑,“如此甚好。”
  “我非爱景文,然兄与仲豫兄却爱我。”荀柔低头,牵住堂兄垂袖。
  发号施令时间久了,果然容易落进刚愎自用的大坑,可如是待人,人又将如何看他?
  也就是他哥,细心耐心,坚持打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