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章、各有心思(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算知道了,也只能耸耸肩,无奈的苦笑一番。
  要是有别的办法,他也不会打上夏婉的主意。很简单的道理:在西县黔首舍生忘死的时候,凭什么县令不能同生共死?
  伤病,又不是死残!
  至于铁笼山那边羌胡的情绪,有他们这些缴纳赋税的编户更重要吗?
  唯有夏婉,以县令未过门妻子的身份出面,用大汉朝传颂不衰的孝悌义理,才能让黔首百姓们觉得情有可原。
  闲话少叙。
  华雄等人行色匆匆,路过历城的时候也不停留,只是和赵昂打个招呼,便行色匆匆的赶到了铁笼山。
  华车和县尉杜痞子已经带着三百骑卒恭候了好久。
  这些骑卒,都是从羌胡部落挑选的勇士,也是之前跟随华雄去牧苑拼过命的那一批。在上次丰厚战利品的刺激下,让他们热情蓬发。
  最显著的表现,是他们都心甘情愿的披上了大汉火红色的军服。
  恩,这批淳朴的人儿,在华车日以继夜的洗脑下,已经被华雄用小恩小惠给砸晕了。
  之前只是接受官府的编户授田、承受五户出一丁随征,享受大汉朝廷庇护的互惠互利而已。而如今,更接受了华雄口头上的承诺,供给官府一匹河曲战马,可以享受十年之内各种赋税全免。
  一点都不担心,做出承诺的华雄,被叛军给灭了。
  又或者,朝廷将华雄调任他方,而西县后继的县令不认这笔账。
  对此,在赶赴武都道的路途上,姜叙对华雄的感官,又一次变化了。
  他策马与县尉杜痞子并肩,借着上次并肩作战的熟稔,悄悄的拉开了话题,“杜县尉,司马的名声在羌人之中可真是让人佩服啊!口头上许个诺,就让西县多了近千匹战马。我方才还听说,这些羌胡部落,为了争夺跟随司马前往陇西郡的名额,还内部械斗了起来。要不是司马的义弟华狩始约束,说不定还会死不少人,有这事吗?”
  “有的。”
  杜痞子点了点头,抓着乱糟糟胡须咧嘴,一脸的与有荣焉,“我们的这位县令,在羌人中可是有‘天眷之子’的美誉!”
  额......
  姜叙抽了抽嘴角,觉得和没读过书的人说话,有点心累。
  他当然知道华雄有“天眷之子”这个称号!
  不过是想借着这个由头,想了解一下杜县尉这位冀县老人,对华雄的行事奸诈,有没有额外的看法罢了!
  “恩?伯奕为何如此神情?”
  看到姜叙的表情有些不对,杜痞子有些意外。
  随即,便拍了下额头,又继续咧嘴,“是我忘了,伯奕你和华小子没有接触多久。我偷偷告诉你啊,华小子当年.......”
  所以呢,姜叙更加心累了。
  他对华雄的过往事迹,早就了解得一清二楚。
  不然的话,当初也不会接受同族姜隐的一句邀请,就前来西县出仕。
  当即,索性也不再玩士人豪强“闻弦音知雅意”那套作态,直接打断杜痞子的滔滔不绝,将小夏婉去木门道的事说了。
  “让妇孺靠近战场,传扬出去了,终究不是什么好名声。司马如今声誉在羌胡里如日中天,得来不易。杜县尉,你是司马身边的老人了,要不找个机会劝说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