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颍川寒门(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早年就显名于汉阳郡,对凉州时局很了解。又是姜叙的表弟,两人平时没少在家私下议论战事,也对华雄以往的事迹和近期的战事了解颇多。
  所以也让众人听得啧啧有味。
  毕竟许多西凉的辛秘和军务琐碎等,朝廷是不可能事无巨细都公布的。
  就是有一点不好。
  杨阜说到华雄这支孤军,从九月末就没有消息了以后,年轻点的士人们就有点激动。
  口出一些犯忌讳的言辞。
  比如什么,“惜哉!奸邪当朝,国有忠臣,世有良将,却不得归矣”等等。
  也让与席的长者,微微蹙起了眉毛。
  这党锢之祸还没消停几年呢,张让赵忠等中常侍权势还如日中天呢,你们这些年轻人又口无遮拦的给诽议上了?
  讥评朝政得失,也要看地方好不?
  当即,就有德高望重者,挥袖散了席坐,并告诫他们不要妄论。
  只是呢,到底是年轻人嘛。
  血气方刚、朝气蓬勃是应该的。他们一群见长者离席,就邀了杨阜去远了些地方就坐,再度议论纷纷。
  就连守丧在侧的陈群,都取得父辈允许后,也过来入席就坐倾听。
  恩,陈群是文范先生的孙辈,此时未及弱冠。
  年齿虽小,名声却也是不弱。身为童子时,就让陈寔称奇,向乡老宗族说过,“此儿必兴吾宗。”
  众人见他来了,也不诧异,挪出个位置后,继续引古喻今的畅所欲言。
  反而原先的主角杨阜,对这些话题却插不上嘴了。
  没办法,西凉地处边陲,消息也堵塞,谈及如今朝中时政,他还没怎么了解。
  正当细心侧耳恭听的时候,却不想,就有一位士子,起身走到身侧,直接拱手致意,轻轻谓之,“义山兄,忠素来喜涉行伍之事,故有些疑惑,不知兄愿意移步详谈否?”
  杨阜闻言,便侧头而顾。
  只见这名士子,相貌平平,目光却炯炯有神。
  从头裹葛巾、衣袖和下袍都打了不少补丁,可以看出他家境不佳,出身于寒门。然气度甚佳,颇有几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轩昂。
  此人,绝非泛泛之辈。
  杨阜暗赞了一声。
  又想着凭吊之事已了,留在此自己又插不上嘴,便有了离席的心思。
  也不怠慢,起身拱手回礼,轻声回道,“兄若有所问,阜若知之,必然尽言。不知兄欲移步何处,阜此番初临贵地,不甚熟悉。”
  “甚好!”
  那名士子点头微笑,又伸手虚引,“在下姓戏名忠,字志才。家中就在此地不远处,若是义山兄不嫌弃我家中简陋,不妨随去如何?”
  说道这里,不等杨阜回答,又加了一句,“义山兄一身风尘仆仆,恐怕也还未用膳吧?不如让忠尽一尽地主之谊,饱腹之后再详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