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碰,不过是说了几句话。谁能证明她与此事有关?
  按照她的设想,广仲最好是出上林苑后再找个机会动手,彼时不在皇家苑囿的地界,王家即便要追究要彻查,父皇也未必会派张汤。
  不过就算在上林苑,委派张汤主理问题也不大。旁人看张汤手段如何狠辣,闻风丧胆,可她深知一点,张汤是按帝王意愿办事。
  他不会动帝王不想动,不愿动之人。
  太后薨逝,王家田家衰落日显,虽仍有外戚皇亲之尊,在父皇跟前也有几分面子情,却仅仅只是面子情,能有多深?
  一个王充耳,就那么点分量,于父皇而言,并不会太放在心上。最多是王家恳请严办,父皇派人查一查,抓出凶手处置了给王家一个交待便是。
  似她这种轻飘飘的几句话,没有任何实证,仅凭臆想与猜测,无论张汤还是旁人都不会在意。
  因为父皇不会希望王充耳之死牵扯到皇家身上,越闹越大,让自己面上难堪。所以不管主理此案的人是谁,都会聪明地选择把事情断在广仲这里,不会去思考她所为是否有深意。
  没有人想给自己惹麻烦,给帝王惹麻烦。
  所以她之前并不担心。现在……
  王充耳的疯马冲向太子,甚至差点撞到太子。幸好太子无事,否则……
  想到此,鄂邑面色煞白,心跳漏了一拍。太子是个大度和善之人。待自己虽不如卫长等同胞,却也不错。她从未想过要害太子。这点属实是她万万没有料到的。
  幸好幸好。太子无事便是此间大幸。但如此以来,事件性质全面升级。
  以父皇对太子的疼爱看重,此事必不会轻易善了。
  父皇态度变化,办案之人的态度自然会跟着变化。
  鄂邑心头一紧。侍女更是担忧:“那……那我们怎么办?”
  鄂邑十分,一时拿不定主意。她想了又想,问道:“广仲被带走多久了?”
  “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看似不长。但广仲可不是什么硬骨头,即便罪责未定,身为修成君之子,张汤不便用重刑,却也有的是手段让他开口。
  鄂邑双拳紧握,指甲嵌进肉里,渗出丝丝血迹。
  就算自己做的那些事要被翻出来,也该由她亲口来说。
  只是若说了,便没了退路。或许……或许不会被察觉呢?
  不。不可能。
  等广仲交待清楚自己的罪行,道出原委,张汤不会发现不了其中的“疑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