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九章 再起义(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谓“打粮”,说白了就是去抢,放纵士兵在自己的“国家”内公然抢劫。
  首要的目标当然是地主富农,而张献忠的将士并没有接受过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学说,当然心中也不会有自觉的阶级意识。
  而阶级斗争的学说,不过是现代人鼓吹革命的工具。
  缺乏理论根基的农民军战士,根本辨别不清哪些是友爱的阶级兄弟,哪些是罪恶滔天的****。
  因此他们在抢劫时往往皂白不分,见粮就抢,见钱就拿,见猪就杀,见人就绑,不说出藏粮藏宝的地点,就严刑拷打,管你****还是阶级兄弟!
  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半点好处,却期望老百姓俯首帖耳,衷心拥护,天下哪有这样不合逻辑的事情!
  第一位举起义旗的是秀才叶大宾,绵州人,大西军占领成都后,他被授予邛州州牧。
  叶大宾表面接受了任命,但打心眼里不看好这个粗暴残忍的“土匪政权”。
  邛州在成都西南,紧邻成都府。叶大宾走马上任后,秘密联络当地的乡绅官民,准备伺机反叛。
  他诳骗镇守邛州的大西军守将说:“将军,听说咱们南边的蒲江县(属于邛州)有人闹事,军情急迫,我们应该派兵支援。”那员武将头脑简单,想都没想就分出一千士兵交给部将赶往蒲江去了。
  过了几天,叶大宾又对守将说:“咱们北边的大邑县也属于邛州,属于将军的防区,就在老万岁眼皮底下,恐怕要出变乱,也应该调兵防护。”
  州牧的建议,武将想想有道理,就又分出一千士兵前往大邑(今成都市大邑县)。
  小小的邛州城本来没多少守军,此时武将手下的兵卒已经寥寥无几。
  糊里糊涂的大西军守将还没弄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就被叶大宾带人闯进门砍开了脑壳,失去了主帅的大西兵卒一哄而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