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六、攻破(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千户、百户、十户这三级都允许带一定数量的亲兵。
  每个千户带12名亲兵,每个百户带7个亲兵? 每个十户带5名亲兵。
  所以护卫军或者说官员私兵就有五万多人。
  第二部分则是地方军,成吉思汗封了四万四千五百户贵族? 要求每户出一人参战,组成临时军队? 战后就回归家乡。
  地方军有四万五千人左右。
  第三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重要? 蒙古帝国最强的战力? 就是成吉思汗挑选的各部勇士亲自组建的禁卫军? 音译过来叫怯薛军,在蒙古语中是“番直宿卫”的意思。
  就和汉朝的金吾卫,御林军,五代十国时的控鹤军差不多的意思。
  由成吉思汗选拔,组建,直接指挥的一支军队,共计四万八千人左右,有九十五个千户,每个千户掌兵五百。
  番直宿卫和前面的伴当军和地方军不同的地方还在于他们是常备的,平时除了训练,不用耕种,不用放牧,国家供养的职业化军人。
  伴当是私兵,地方军是打仗时临时根据命令召集,平时要耕种、放牧,养家糊口。
  这是一种具有草原特点的军事组织和行政、生产组织相结合的制度。
  大都数牧民们平时必须向国家和各级奴隶主缴纳钱物,定期服兵役和各种劳役,战时则跃马弯弓,参加战斗,成吉思汗因此建立了一支拥有10万人左右的强大的常备军(番直宿卫+伴当)。
  如果战争需要,和可以根据命令集结地方军,又能再凑出一支五万人左右的军队,合计兵力十五万。
  如果战事吃紧,还可以扩大伴当,要求地方多出兵员,再集结五万人也可行,总计兵力将达到二十万。
  若还不满意,到决定性决战,需要倾尽全力,还可以召集一些管理松散地区的部落首领带兵前来,比如西部草原,北部草原的一些部落首领。
  估计能集结超过三十万的大军!
  这样的动员能力,以往的草原上想都不敢想。
  木华黎也正是因此对成吉思汗充满敬佩。
  不过打仗并不是人越多越厉害,部落联军不到关键时刻大汗是不会集结的,道理很简单,部落联军指挥不一,容易出乱子。
  真正靠得住的是五万左右的番直宿卫,五万左右的伴当护卫军,还有五万左右的地方兵,这些军队都是绝对听从铁木真指挥的。
  不一会儿,大军集结完毕,这的精锐的番直宿卫大军,不过只是其中一部,一共有十个千户。
  每个千户领番直宿卫500人,外加千户、百户、十户亲兵共297人,也就说,其实每个千户实际领兵797人。
  十个千户,有8000人左右的大军。
  这些就是可汗给他的前军。
  木华黎让大军在山口外的平地集结,随后他策马走到众人面前。
  关于这条路,他早打探清楚,之前主力大军在南面围攻乌沙堡,率领地方军的官员已经展开过好几次进攻,都被金国人挫败。
  可汗已经因此砍了两个作战不利的官员。
  木华黎从到达此地的第一天,就没有像手下士兵那样鄙视和看不起打了败仗的地方军,他主动找垂头丧气的士兵询问情况,了解细节。
  这大概与他的身份有关,他虽然常年跟随在铁木真左右,但他其实是铁木真的奴隶,和其它大将、官员和皇亲国戚的身份是没法比的。
  也正因如此,他没有身份尊卑的壁垒,最能和普通士兵打成一片,军中将士对他也十分爱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