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大帝意志(11 / 1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是在这篇策励入道文字的鼓舞之下,他才能坚定禅心,一心苦修,从而幡然得悟,承蒙佛祖赐下锦斓袈裟、金光禅杖、降妖金钵。
  可是为何他会变成今日这副模样呢?
  他明明可以做的更好,他明明可以做一个父亲希望他成为的那般大德高僧。
  可是他终究是走入了歧途。
  在求得生命真谛而真实修行的菩提道上,他没有求得本真。
  反而丧失了自我,丧失了最起码的人性。
  他被前世之因果所影响,将仇恨记挂的太深。
  一步错,步步错。
  直至深渊!
  即便是被心魔入体,他依旧不能参透嗔痴执念,依旧想要谋算许仙。
  如今想来真是太过可笑。
  依靠谋算他人得来的,终究不是大道。
  终究是落入了下乘。
  终究是误人误已。
  他心中的佛,早已经在他的心中扭曲。
  他心中的佛,早已不是当初他刚刚拜入山门之时的那般纯粹。
  还依稀记得他刚刚出家为僧之时,是在沩山寺中,拜灵佑禅师为师。
  剃度以后,灵佑禅师日日命他苦行,前后为常住的地方劈柴有近三年时间,又为常住的寺中五百余僧众运送生活用水近三年时间。
  有时实在辛苦,也会略动些念头。
  一次,他大汗淋漓地担着水桶自言自语道:“和尚吃水翰林挑,纵然吃了也难消”。
  那时的他早小有法力,这一语之下,每一餐大众吃完饭都肚子不舒服,饮食不能消化。
  师父灵佑禅师听说了这件事以后,在他去到灵佑禅师身边小参之时,意味深长地对他说:“老僧打一坐,能消万担粮”。
  从此,僧众腹中隔阂即完全解除。
  他深感惭愧,即收摄身心,继续苦行服务寺中众僧。
  如今想来,灵佑禅师那时的境界已经比他这时还要高出不少。
  他还记得他的胞姐曾因挂念他这个亲弟弟,远道由长安去往沩山寺看望他这个亲弟弟。
  待看到他长途往来运水的折腾不已之时,心中不忍,便向寺院施舍了许多脂粉钱,为沩山寺修建了工程浩大的饮水磵,当地民众美其名曰“美女磵”,从此解决了沩山全山普通百姓长途搬运生活用水的困难。
  不久之后,他的苦行僧生活圆满结束,开始三年的闭关修行。
  那时候,他的禅定已经是寺里除了灵佑禅师之外的第一人。在长期的各种劳作之后,他将这些外缘都通通放下,一心参禅。三年圆满时,他犹没有破关而出。
  师父灵佑禅师见他关门紧闭,便亲自到关门外三呼“法海”之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