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谈妥条件最后战备(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侯爷的军队可以进入扶南,绕安南而行,抄截蒙古人的后路...”
  这阮文雄也不傻,陈守度更是精明过人,竟然连这种提议都说得出口!
  扶南便是老挝,此时是吴哥王朝,大理泰国缅甸老挝越南,这几个地方恩恩怨怨数百年,多少有些纠缠不清,杨璟也不太确定这吴哥王朝是否接受过大宋的册封,但无论如何,吴哥王朝并没有陷落,让他们借道,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杨璟看着阮文雄,脸色也越发阴冷,稍稍走近了一步,压低声音朝阮文雄道。
  “本帅不会绕道扶南,若陈朝始终放心不下,本帅可领兵三万解救升龙,一应军资用度需由你们负责,若你们做不到,本帅并不介意隔岸观火,若你们想要投降,也不是不行,只是后果你们自己斟酌,这是本帅最后的底限,太尉可回去与太保商量,本帅静候佳音便是!”
  阮文雄也知道杨璟懒得讨价还价,陈守度原本打算将杨璟的一半兵马留下,如今杨璟只带不到三分之一,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一个结果了。
  至于军资用度,虽然安南并不富足,眼下又是战时,国都还遭了围困,但安南是个全民皆兵的彪悍民族,拼拼凑凑还是能够养活这些大宋军人的。
  再者说了,安南盛产水稻和各种瓜果,别的东西或许筹措不到,若只是军粮,还是没太大问题的。
  杨璟说到这个份上,如果阮文雄再迟疑,只怕这桩事情真要黄了,旁边的侬池高也一直在使眼色,阮文雄终究还是叹了口气,朝杨璟问道。
  “便依着侯爷的意思办吧,希望侯爷能够整顿军伍,驻扎在凉山,挑选精兵强将,我等会在前面引路,带你们去抄袭蒙古围军的后路。”
  杨璟也不想带着太多的军队,毕竟出境作战,必要的后援还是需要的。
  见得阮文雄适才还在僵持,如今又在催促,杨璟也不觉有些好笑,朝阮文雄道。
  “太尉说风是风,说雨是雨的,我大宋军士跋山涉水,多少需要歇息两日,养精蓄锐,才能上阵杀敌,太尉也是沙场老将,不会不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吧?”
  被杨璟这么一说,阮文雄也有些尴尬起来,第一次展现勉强的笑容道。
  “杨侯爷说的是,是我着急了...”
  杨璟也只是摆了摆手,朝阮文雄介绍道:“这位是我军副帅张长陵将军,有关打仗之事,无论人事战略或是地形之类的细节,全由副帅与太尉商议吧。”
  杨璟如此一说,阮文雄便有些不悦,只觉着杨璟太过托大,事干安南存亡,竟然甩手交给了副帅!
  不过眼下刚刚与杨璟说合起来,阮文雄也不好发作,与张长陵见过之后,又见得旁边还有一个脸色难看的文官,不由问道。
  “杨侯爷,不知这位是?”
  杨璟心中暗笑,故意拍了拍额头道:“瞧我,只顾着打仗的事情,竟忘了介绍了。”
  “这位是我大宋皇帝的股肱重臣,国舅爷贾似道贾总督军大人!”
  阮文雄历经李朝和陈朝,又手握重兵,对大宋的军制也是有所了解的,都听说大宋是文强武弱,即便是出征,都是文官监军,武将说话从来做不得数。
  如今见得贾似道老老实实,敢怒不敢言,被杨璟压得死死的,再想起适才与杨璟的交锋,阮文雄终于是有些相信侬池高带回来的情报了。
  “这杨璟果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就是不知道打仗如何了...”
  贾似道受了杨璟的气,又看不起阮文雄这样的蛮夷官员,自然没什么好脸色,但他身为文官之首,必须要在蛮夷小国彰显大宋的天国威仪和礼教,只能强忍着心中怒气,故作大度地敷衍起来。
  张长陵发下命令,让大军安营扎寨,阮文雄又让人送上犒军的牛羊和粮米瓜果等等,场面顿时热火朝天。
  这安营扎寨最是考验军纪,阮文雄也终于见识到何谓令行禁止,这有条有理的行动,与散兵游勇一般的安南士卒相比,真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若只是杨璟故作排场,挑选部分人出来作秀,以此来震慑阮文雄也便罢了,可阮文雄所见之处,军士虽然满脸疲惫,但眼中满是亢奋的战意与斗志,一举一动都有板有眼循规蹈矩,实在让人印象深刻。
  再看大军前头,竟然还有一支数千人的壮族蛮兵,阮文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因为他深知这些蛮兵有多难缠,他们时常骚扰大宋边境,最让他们头疼的便是这些壮族蛮兵,此时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