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御书房对话(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诸天之杀气凛然
  御书房中,熊启和赵煦侃侃而谈,将一路上见到的自然风光一一描述。
  他的行程在西面和北方,说的自然也是西北风光,尽管如此,赵煦听得也是津津有味。
  他从小在皇宫长大,十岁就登基为皇帝,被高太后严加看管,哪有机会见到各地风景?
  听到熊启回京师的路上,没有骑马更没有坐轿子,赵煦羡慕练武之人体力的同时,又对大宋治下的百姓生活来了兴趣,反复询问。
  这方面熊启不敢说假话,更不敢随意糊弄,赵煦聪明无比,常常能在细微之处发现许多问题,只要一说谎必然被识破。
  听完熊启一路见闻,赵煦的脸色慢慢沉了下来,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熊启心中有所预计,不过却没有询问,只是继续将一路见闻说来,直到回到京师申王府。
  “原来我大宋百姓生活竟然如此之差,那么多人都失去了自家田地,沦为雇农,大户人家的帮工!”
  皱起眉头,赵煦闷闷不乐的说道。
  喝了口太监奉上的茶水,熊启没有说话。
  这里面牵扯甚广,北宋土地大规模被权贵人家兼并的局面,早在前几任皇帝在位时期,就已经成为了大患,也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宋神宗时期才有王安石变法。
  对于这一点,熊启自然深知,也有一些想法,但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目前而言,这些问题不是他应该考虑的。
  “小九,你怎么看待新法?”
  过了一会,赵煦问道。
  “这个……!”
  看了赵煦一眼,熊启说道:
  “小弟一介武夫,哪懂这些?皇兄还是跟朝中大臣商议才好!”
  不是他不相信赵煦,而是他压根就不相信任何一个站在权力高位的人!
  自古以来,皇帝最忌惮的永远是自家兄弟,其次才是逆臣贼子!
  尽管对历史上的赵煦十分钦佩,但在这方面,熊启看的很清楚,不会让赵煦难做。
  是的,如果他显示出治国才能,必然会让赵煦难做,没到一定的位置,是很难明白这一点的。
  “呵呵!”
  赵煦笑着用手指了熊启一下,不过却没说什么。
  很多时候,双方心知肚明即可,没必要说出来。
  年幼时,两人共同语言颇多,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高太后病逝,赵煦亲政以后,许多话已经不能说了。
  “哎……!”
  过了一会,赵煦叹道:
  “真羡慕小九你啊,拥有一身高明武功,可以行走天下,逍遥自在,朕却只能窝在小小的皇城里!”
  “各人有各人的境遇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