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山村人家 第70节(2 / 4)
两人没再理会傻鸟,只是走回屋里,把狗也牵了进去。四处的灯都关了,连手电筒都熄了,静静坐在黑暗里。果然屋外咚咚的声音响了几次后,便听到翅膀扇动的声音,动静渐渐远去了。叶子君这才笑道:“刚才听到那叫声,我突然就觉得好恐怖,好怕是什么乡村里的精怪。”
“没事儿,等天亮了就好了,”佳慧说:“还怕吗?要我留下来陪你吗?”
叶子君想了想,说:“算了,你赶紧回去吧,把三妹留这儿陪我就行。”
佳慧便把三妹牵到屋外,摸着它的狗头嘱咐两句,又回头对叶子君说:“等会儿有什么事就再给我打电话。”
“好,”叶子君顿了顿又说:“你一个人路上小心!”
佳慧已经走远了,遥遥应了声,把竹篱笆的门从里面反插上,独自打着手电筒回家去了。
小院又陷入了寂静,为防止董鸡又飞过来,叶子君关了灯,这才发现原来屋外并不太黑,因为有满天的繁星。星光下的房屋留下浓重阴影,甚至可以看到模糊的远山轮廓,叶子君已经很久没欣赏过这样的夜景了,不由想,怪不得只有乡村才适合诞生各种神奇的故事,因为这里的黑夜是真正的黑夜啊。
许多书里和电视剧里看过的故事片段又在她脑海中闪现,但在看到院子里趴着的三妹后,叶子君心安了不少。家大业大的,也确实应该养条狗啊。她这么想着,上了床,没一会儿就陷入了睡眠。
果真如佳慧所说,第二天天亮后,叶子君醒来,听到屋后竹林里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就觉得昨天晚上的害怕全无道理。怎么会那么幼稚,居然会认为这世界上有什么精怪!还害佳慧深更半夜地跑了一趟!
她小小地沮丧惭愧了一会儿,就赶紧拿着相机和三角架跑到屋顶上。趁着太阳将升未升,她要架好设备等一场日出。就见西边天空中,还挂着一轮残月,而东边黛色山峰上,有一处天空已经隐隐发亮。过了会儿,淡青色天空被染成粉紫色,一轮红日从山峰的轮廓里冒出了头。
清晨刚出的太阳如婴儿般光线柔和、色彩甜美,胖墩墩的一只,完全没有正午时的威力。叶子君拍到了想要的日出,心满意足地下了楼,又去拍摄晨光中的小院。
院子里的花草还带着湿湿的露气,看着格外清新。在她的镜头里,牵牛花的花苞从一条小绳子,渐渐舒展成了一朵漂亮的小喇叭。色彩鲜艳的小甲虫从藤上爬过,扇着翅膀飞到了一片金黄的阳光中。紧接着,三妹毛茸茸的身影闯进了画面,狗子专注地看了看一只蜜蜂,又眼神幽怨地看了看她,然后走开了。然后是几棵带露的辣椒苗,枝上爬来一个青青的东西,原来是只青虫。
……青虫!叶子君火速从相机后抬起头,一个健步走过去,把虫子从辣椒枝上摘下来,一脚踩了个稀烂。
是的,她虽然是个城里姑娘,也并不擅长种地,但却一点也不怕虫。无论是甲壳虫还是肉虫子还是多脚虫,她都不怕!跟佳慧比起来,她才更像是那个在农村生活了好几年的人!
叶子君仔细检视着每棵辣椒苗,把上面的虫子全处理干净了,才得意洋洋地搬着设备回屋洗漱。三妹在她后面跟进跟出,频繁用幽怨的眼神示意她:该回家了!该吃饭了!姨姨你到底要磨叽到什么时候?人家都饿了啦……
等叶子君开始锁门,狗子才脚步欢快起来,小跑着在前面领路,走几步就得等一等她。一人一狗回到漫水桥边,就见院门开着,屋里屋外都静悄悄的。孩子们已经上学去了,佳慧和冯小河也到公司里了。只有两位老人坐在树下,一边慢条斯理地摘菜,一边轻声聊天。
三妹小跑着进了屋,汪汪叫了两声,打破了寂静。叶子君也脚步轻快地上了半坡的晒谷坪,喊道:“奶奶,外婆,早!”
“哎,回来啦?昨晚睡得好不好?”奶奶起身给三妹去倒狗食,外婆则说:“早饭在厨房里,你自己去吃。佳慧说你今天估计要多睡一会儿,我们就先吃了。”
叶子君在新房又住了一晚,她们从网上买的遮光窗帘才到货,当天下午,佳慧和她一起动手,安装好了新窗帘。双层的窗帘拉上后,即使是晚上屋里开着灯,也几乎没什么光线透到院子里来。叶子君终于睡了个踏实觉,一方面是夜里不再有什么奇怪的动物到访,另一方面是因为她知道,三妹忠心耿耿地在小院里守护着她们的家。
七月将近时,冯小河的香菇厂里迎来了首批研学的学生。六个人中有四个男生、两个女生。既然人来了,就得考虑他们的吃住。厂里倒是能腾出几间宿舍来,但现在不是采菇季,没有食堂,学生们住进来依然不方便。因此综合考虑后,冯小河决定把他们安置到石桥南村。
姑爹回去便找了两户人家,问愿不愿意租房子。村民们谁不盼着这种好事落到自己头上?那两家人都道:“没得问题,到我家来住!我们前年改厕所时就把房屋收拾出来了,漂漂亮亮的房子,里头厕所淋浴都有!就住到我家来,价钱好说!”
于是姑姑家住进了两个女孩,其余四个男生分别住到了另两户人家家里。讲定了其中一户人家包餐,学生们早中晚饭都到他家来吃。每人每月只需要两千多元钱,厂里补贴一部分,剩下的殷教授向学校申请了补贴。冯小河又在村里租了三辆电动摩托车,这样孩子们就能每天骑车来厂里了。
这些学生都二十出头,到了厂里和村里,看这里也新鲜,看那里也好奇。安置好行李,先到村里逛了逛,拍了许多照片发朋友圈,然后就进厂随姑爹实习,冯小河有空时,也常跟他们一起沟通交流。若是空谈理论,这些学生个个都可以当姑爹的老师,但若论起实践经验,姑爹这个土专家有时却比教授知道得都多,让来自高等学府的学生们也很佩服。
在冯小河和姑爹的带领下,以及殷教授的远程指导下,香菇厂的研发中心开始运作起来了。而另一边的佳慧和叶子君也在持续产出视频。在槐花宴的视频惨遭埋没后,她们又上传了改造房屋的视频,浏览量比第一期略有提升。失落是难免的,但佳慧却很乐观,她觉得,只要关注的人数在持续缓慢地上涨,她就已经很满意了。
她们开始按照共同拟定的拍摄制作清单,持续拍摄和剪辑各种关于生活日常的视频。她们先后拍摄了挖竹笋、做笋子宴和采野山菌、做菌菇宴的过程。另外菜园里和花园里也时刻都有新鲜素材可以拍摄。人忙起来,就没那么多时间关注数据了,埋头干就完事了。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起来,山林里处处是蝉鸣,从早到晚地聒噪。有一天晚上,从漫水桥吃完晚饭,佳慧和叶子君前往工作室。月色很好,佳慧把手电筒关了,两人踏着清亮的月色,在小路上缓缓走着。就见空中云朵松软蓬松,边缘还镶着银边。一轮明月在云中穿梭,人间忽明忽暗,简直像是梦里才有的景色。
“好美啊!”叶子君不由停下来感叹。
“你看路边。”佳慧指着旁边的灌木丛,就见一个个小小的亮点在黑暗里明明灭灭。叶子君惊喜道:“哇!萤火虫!”
她不由得在内心暗自憧憬起来。暑假快来了,可乐将会再次来到她身边。这一次,叶子君想带他在星空下睡觉,讲一讲神秘的乡村故事,捉一两只萤火虫……,她相信,那一定会成为他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第131章 ↑返回顶部↑
“没事儿,等天亮了就好了,”佳慧说:“还怕吗?要我留下来陪你吗?”
叶子君想了想,说:“算了,你赶紧回去吧,把三妹留这儿陪我就行。”
佳慧便把三妹牵到屋外,摸着它的狗头嘱咐两句,又回头对叶子君说:“等会儿有什么事就再给我打电话。”
“好,”叶子君顿了顿又说:“你一个人路上小心!”
佳慧已经走远了,遥遥应了声,把竹篱笆的门从里面反插上,独自打着手电筒回家去了。
小院又陷入了寂静,为防止董鸡又飞过来,叶子君关了灯,这才发现原来屋外并不太黑,因为有满天的繁星。星光下的房屋留下浓重阴影,甚至可以看到模糊的远山轮廓,叶子君已经很久没欣赏过这样的夜景了,不由想,怪不得只有乡村才适合诞生各种神奇的故事,因为这里的黑夜是真正的黑夜啊。
许多书里和电视剧里看过的故事片段又在她脑海中闪现,但在看到院子里趴着的三妹后,叶子君心安了不少。家大业大的,也确实应该养条狗啊。她这么想着,上了床,没一会儿就陷入了睡眠。
果真如佳慧所说,第二天天亮后,叶子君醒来,听到屋后竹林里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就觉得昨天晚上的害怕全无道理。怎么会那么幼稚,居然会认为这世界上有什么精怪!还害佳慧深更半夜地跑了一趟!
她小小地沮丧惭愧了一会儿,就赶紧拿着相机和三角架跑到屋顶上。趁着太阳将升未升,她要架好设备等一场日出。就见西边天空中,还挂着一轮残月,而东边黛色山峰上,有一处天空已经隐隐发亮。过了会儿,淡青色天空被染成粉紫色,一轮红日从山峰的轮廓里冒出了头。
清晨刚出的太阳如婴儿般光线柔和、色彩甜美,胖墩墩的一只,完全没有正午时的威力。叶子君拍到了想要的日出,心满意足地下了楼,又去拍摄晨光中的小院。
院子里的花草还带着湿湿的露气,看着格外清新。在她的镜头里,牵牛花的花苞从一条小绳子,渐渐舒展成了一朵漂亮的小喇叭。色彩鲜艳的小甲虫从藤上爬过,扇着翅膀飞到了一片金黄的阳光中。紧接着,三妹毛茸茸的身影闯进了画面,狗子专注地看了看一只蜜蜂,又眼神幽怨地看了看她,然后走开了。然后是几棵带露的辣椒苗,枝上爬来一个青青的东西,原来是只青虫。
……青虫!叶子君火速从相机后抬起头,一个健步走过去,把虫子从辣椒枝上摘下来,一脚踩了个稀烂。
是的,她虽然是个城里姑娘,也并不擅长种地,但却一点也不怕虫。无论是甲壳虫还是肉虫子还是多脚虫,她都不怕!跟佳慧比起来,她才更像是那个在农村生活了好几年的人!
叶子君仔细检视着每棵辣椒苗,把上面的虫子全处理干净了,才得意洋洋地搬着设备回屋洗漱。三妹在她后面跟进跟出,频繁用幽怨的眼神示意她:该回家了!该吃饭了!姨姨你到底要磨叽到什么时候?人家都饿了啦……
等叶子君开始锁门,狗子才脚步欢快起来,小跑着在前面领路,走几步就得等一等她。一人一狗回到漫水桥边,就见院门开着,屋里屋外都静悄悄的。孩子们已经上学去了,佳慧和冯小河也到公司里了。只有两位老人坐在树下,一边慢条斯理地摘菜,一边轻声聊天。
三妹小跑着进了屋,汪汪叫了两声,打破了寂静。叶子君也脚步轻快地上了半坡的晒谷坪,喊道:“奶奶,外婆,早!”
“哎,回来啦?昨晚睡得好不好?”奶奶起身给三妹去倒狗食,外婆则说:“早饭在厨房里,你自己去吃。佳慧说你今天估计要多睡一会儿,我们就先吃了。”
叶子君在新房又住了一晚,她们从网上买的遮光窗帘才到货,当天下午,佳慧和她一起动手,安装好了新窗帘。双层的窗帘拉上后,即使是晚上屋里开着灯,也几乎没什么光线透到院子里来。叶子君终于睡了个踏实觉,一方面是夜里不再有什么奇怪的动物到访,另一方面是因为她知道,三妹忠心耿耿地在小院里守护着她们的家。
七月将近时,冯小河的香菇厂里迎来了首批研学的学生。六个人中有四个男生、两个女生。既然人来了,就得考虑他们的吃住。厂里倒是能腾出几间宿舍来,但现在不是采菇季,没有食堂,学生们住进来依然不方便。因此综合考虑后,冯小河决定把他们安置到石桥南村。
姑爹回去便找了两户人家,问愿不愿意租房子。村民们谁不盼着这种好事落到自己头上?那两家人都道:“没得问题,到我家来住!我们前年改厕所时就把房屋收拾出来了,漂漂亮亮的房子,里头厕所淋浴都有!就住到我家来,价钱好说!”
于是姑姑家住进了两个女孩,其余四个男生分别住到了另两户人家家里。讲定了其中一户人家包餐,学生们早中晚饭都到他家来吃。每人每月只需要两千多元钱,厂里补贴一部分,剩下的殷教授向学校申请了补贴。冯小河又在村里租了三辆电动摩托车,这样孩子们就能每天骑车来厂里了。
这些学生都二十出头,到了厂里和村里,看这里也新鲜,看那里也好奇。安置好行李,先到村里逛了逛,拍了许多照片发朋友圈,然后就进厂随姑爹实习,冯小河有空时,也常跟他们一起沟通交流。若是空谈理论,这些学生个个都可以当姑爹的老师,但若论起实践经验,姑爹这个土专家有时却比教授知道得都多,让来自高等学府的学生们也很佩服。
在冯小河和姑爹的带领下,以及殷教授的远程指导下,香菇厂的研发中心开始运作起来了。而另一边的佳慧和叶子君也在持续产出视频。在槐花宴的视频惨遭埋没后,她们又上传了改造房屋的视频,浏览量比第一期略有提升。失落是难免的,但佳慧却很乐观,她觉得,只要关注的人数在持续缓慢地上涨,她就已经很满意了。
她们开始按照共同拟定的拍摄制作清单,持续拍摄和剪辑各种关于生活日常的视频。她们先后拍摄了挖竹笋、做笋子宴和采野山菌、做菌菇宴的过程。另外菜园里和花园里也时刻都有新鲜素材可以拍摄。人忙起来,就没那么多时间关注数据了,埋头干就完事了。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起来,山林里处处是蝉鸣,从早到晚地聒噪。有一天晚上,从漫水桥吃完晚饭,佳慧和叶子君前往工作室。月色很好,佳慧把手电筒关了,两人踏着清亮的月色,在小路上缓缓走着。就见空中云朵松软蓬松,边缘还镶着银边。一轮明月在云中穿梭,人间忽明忽暗,简直像是梦里才有的景色。
“好美啊!”叶子君不由停下来感叹。
“你看路边。”佳慧指着旁边的灌木丛,就见一个个小小的亮点在黑暗里明明灭灭。叶子君惊喜道:“哇!萤火虫!”
她不由得在内心暗自憧憬起来。暑假快来了,可乐将会再次来到她身边。这一次,叶子君想带他在星空下睡觉,讲一讲神秘的乡村故事,捉一两只萤火虫……,她相信,那一定会成为他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第131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