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1 / 2)
<div class="book_con fix" id="text">
于是池也自我调节后便心情愉悦地接受了程宁烨这一大堆控诉,抿着笑地回复一句:“我从来不想和任何人比较,我们各有各的精彩,我会认真书写我自己的人生,我希望你也是。”后便掉进睡眠里。
这一截小小插曲池也没有对任何人说,在大夏天捧着保温杯喝着感冒冲剂与期末周对抗,不枉她带病上阵,这学期成绩结算排名居然还上升了一名。
池也在心底偷偷握拳给自己打气:
真不错池小也!离保研又进了一步诶!
程宁烨后续对池也的态度也如融化的冰块一样在不温不火地改变。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路上偶遇池也时她会不自觉地挪开眼神避开她,而不是以往地雄赳赳气昂昂地与她正面而过;在一些避不开的课堂小组讨论时也不会故意孤立她,也会犹犹豫豫不好意思地凑近听池也发言,去图书馆的次数也实现了从0到1的伟大突破。
程宁烨嘴上还是硬撑着说自己还是不服输,她也要书写好自己的人生,才不要输给池也。
而其实受冲击最大的是那天稀里糊涂与池也以音频形式重遇的周逾温。
卓燃将一切对于他而言也莫名其妙的前因后果三句两句地不打自招地交代得干干净净,他这个榆木脑袋也想不出什么花,于是就只留周逾温一个人出神。
所以说,池也看过节目了,也听过那首他为她唱的《吉他手》了,对吗?
池也也不是讨厌自己,她希望自己发光,她最喜欢的吉他手是自己,是这样吧?
周逾温只感觉到自己的脑袋在缺氧,而手腕上的iwatch在震动提示心率异常。
a大图书馆灯火通明,映亮周逾温身边的一小片夜,他仰头数着稀稀落落几颗星,月光照在身上像是雪一样。
他忽然觉得,还是要努力继续唱歌弹琴的,至少,能继续被她看到。
大二下的期末考结束,接踵而至的是燥热的盛夏,还有那档音乐节目在z世代中的大火。
几乎所有人的网络隔三差五地就会冒出几条与《乐队嘉年华》相关的新闻和消息,可能是嘉宾评委的金句,可能是参赛乐队的口出狂言和段子金句,也可能是无数个同样title的什么神级live现场视频在被转发。
当然也有对于那个名字奇奇怪怪的“x乐队”的讨论,说主唱好帅,说贝斯小姐姐好漂亮,说鼓手天然呆,说电子琴和电吉他手有种莫名cp感…讨论很多很多,可谓是占足了曝光度。
就连从来不看音乐节目的周振都被林莉娜和林逾栎压着连同早睡的陈金淑一起从九点就坐到了电视前等着十点的节目播出。
林逾栎更是恨不得在自己校服上diy一句“周逾温是我哥”跑去学校炫耀;陈金淑每天出门逛街的固定聊天主题也从“天气怎么样”“这个菜在那个摊买便宜一点”“诶之前的大补秘方真的有用吗”变成了“你看那个《乐队嘉年华》没”“里面有个乐队可帅了可厉害了”“哦,我大孙子是里面主唱”;林莉娜则是把公司里的饮品全部换成了节目赞助商的饮料,更是减少了加班挪出空间给员工回去追这个节目。
周逾温和乐队其他四人只努力习惯着聚光灯下的生活。
应节目的要求开了一个乐队微博配合宣发,而乐队内部则以抽签排出了皮下值班表。
本周六轮到周逾温值班,于是只得登上乐队微博号,首先先转发了一些节目的一些宣传,然后还得跟评论区中的一些留言互动。
其实之前商量的是要以温和可爱一点的语气为主,但周逾温但个人色彩太过鲜明了,回答的话只有三句“嗯”“哦”“谢谢”。
可能是因为字数占优势,于是他完成回复评论工作的效率也是出奇的高;然后就是按着工作守则流程进行下一个翻阅私信的流程。
其实有一半的私信都是花痴表白的,也有一小部分是认真交流音乐的,还有没理由辱骂的没素质言论,也有一些主题不明的私信。
比如周逾温现在点开的这一条私信。
只发过来了一张照片,胶片的质感,背景是舞台,而他认真弹唱着《吉他手》。
其实构图很糟糕,还有拍摄时手抖的晕影,而且距离太远,几乎是看不清面容了,闪光太多,也有些微微过曝,算不上是一张好照片。
可周逾温却将这张照片保存在手机相册中。 ↑返回顶部↑
于是池也自我调节后便心情愉悦地接受了程宁烨这一大堆控诉,抿着笑地回复一句:“我从来不想和任何人比较,我们各有各的精彩,我会认真书写我自己的人生,我希望你也是。”后便掉进睡眠里。
这一截小小插曲池也没有对任何人说,在大夏天捧着保温杯喝着感冒冲剂与期末周对抗,不枉她带病上阵,这学期成绩结算排名居然还上升了一名。
池也在心底偷偷握拳给自己打气:
真不错池小也!离保研又进了一步诶!
程宁烨后续对池也的态度也如融化的冰块一样在不温不火地改变。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路上偶遇池也时她会不自觉地挪开眼神避开她,而不是以往地雄赳赳气昂昂地与她正面而过;在一些避不开的课堂小组讨论时也不会故意孤立她,也会犹犹豫豫不好意思地凑近听池也发言,去图书馆的次数也实现了从0到1的伟大突破。
程宁烨嘴上还是硬撑着说自己还是不服输,她也要书写好自己的人生,才不要输给池也。
而其实受冲击最大的是那天稀里糊涂与池也以音频形式重遇的周逾温。
卓燃将一切对于他而言也莫名其妙的前因后果三句两句地不打自招地交代得干干净净,他这个榆木脑袋也想不出什么花,于是就只留周逾温一个人出神。
所以说,池也看过节目了,也听过那首他为她唱的《吉他手》了,对吗?
池也也不是讨厌自己,她希望自己发光,她最喜欢的吉他手是自己,是这样吧?
周逾温只感觉到自己的脑袋在缺氧,而手腕上的iwatch在震动提示心率异常。
a大图书馆灯火通明,映亮周逾温身边的一小片夜,他仰头数着稀稀落落几颗星,月光照在身上像是雪一样。
他忽然觉得,还是要努力继续唱歌弹琴的,至少,能继续被她看到。
大二下的期末考结束,接踵而至的是燥热的盛夏,还有那档音乐节目在z世代中的大火。
几乎所有人的网络隔三差五地就会冒出几条与《乐队嘉年华》相关的新闻和消息,可能是嘉宾评委的金句,可能是参赛乐队的口出狂言和段子金句,也可能是无数个同样title的什么神级live现场视频在被转发。
当然也有对于那个名字奇奇怪怪的“x乐队”的讨论,说主唱好帅,说贝斯小姐姐好漂亮,说鼓手天然呆,说电子琴和电吉他手有种莫名cp感…讨论很多很多,可谓是占足了曝光度。
就连从来不看音乐节目的周振都被林莉娜和林逾栎压着连同早睡的陈金淑一起从九点就坐到了电视前等着十点的节目播出。
林逾栎更是恨不得在自己校服上diy一句“周逾温是我哥”跑去学校炫耀;陈金淑每天出门逛街的固定聊天主题也从“天气怎么样”“这个菜在那个摊买便宜一点”“诶之前的大补秘方真的有用吗”变成了“你看那个《乐队嘉年华》没”“里面有个乐队可帅了可厉害了”“哦,我大孙子是里面主唱”;林莉娜则是把公司里的饮品全部换成了节目赞助商的饮料,更是减少了加班挪出空间给员工回去追这个节目。
周逾温和乐队其他四人只努力习惯着聚光灯下的生活。
应节目的要求开了一个乐队微博配合宣发,而乐队内部则以抽签排出了皮下值班表。
本周六轮到周逾温值班,于是只得登上乐队微博号,首先先转发了一些节目的一些宣传,然后还得跟评论区中的一些留言互动。
其实之前商量的是要以温和可爱一点的语气为主,但周逾温但个人色彩太过鲜明了,回答的话只有三句“嗯”“哦”“谢谢”。
可能是因为字数占优势,于是他完成回复评论工作的效率也是出奇的高;然后就是按着工作守则流程进行下一个翻阅私信的流程。
其实有一半的私信都是花痴表白的,也有一小部分是认真交流音乐的,还有没理由辱骂的没素质言论,也有一些主题不明的私信。
比如周逾温现在点开的这一条私信。
只发过来了一张照片,胶片的质感,背景是舞台,而他认真弹唱着《吉他手》。
其实构图很糟糕,还有拍摄时手抖的晕影,而且距离太远,几乎是看不清面容了,闪光太多,也有些微微过曝,算不上是一张好照片。
可周逾温却将这张照片保存在手机相册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