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三顾终破冰心锁墨痕社重立新主(2 / 3)
“天气渐暖,园中腊梅还未谢尽,边走边谈可好?”沉墨舟语气温和,指向不远处人迹罕至的小花园,意在避开旁人耳目,予她一个更放松的环境。
吴灼默默点头,跟在他身侧一步之后。
两人沿覆着残雪的卵石小径缓行。沉默片刻,沉墨舟并未急于追问社长之事,而是望着枝头零星残梅,缓声道:“近日见你总是独来独往,眉间倦色深重,可是遇到了难处?课业虽重,也不该如此耗神。”
他的关怀不带半分逼迫,只有真诚的担忧。
吴灼垂着头,手指紧紧绞着衣角,内心挣扎如同沸水。这些时日以来的压力、迷茫与无人可诉的孤寂,几乎要将她压垮。此刻面对他温和的、充满信任的目光,那根紧绷的弦忽然到了极限。
她猛地停住脚步,抬起头,眼眶已迅速泛红,声音带着哽咽的颤抖:“先生…我…我不是不想…我是…没有心气儿…”
泪水毫无预兆地滚落下来,她慌忙用手背去擦,却越擦越多。
沉墨舟心中一紧,并未催促,只是静静停下,递过一方干净的素帕,目光沉静而包容,为她隔出一方可以安心倾诉的空间。
她声音充满了无助与抗拒,“宋家…他们似乎已与我父亲母亲议定,开春后便要正式订婚了…”她抬起泪眼,看向沉墨舟,眼中是彻底的迷茫与痛苦,“我觉得自己像被无数根线扯着,往不同的方向拉…快要…快要裂开了…我哪里还有心力…去做什么社长?我连自己都快顾不好了…”
她终于将最深重的忧虑之一剖白,泪水涟涟,肩膀因抽泣而微微颤抖,显得脆弱而无助。
沉墨舟静静听着,当“订婚”二字从她颤抖的唇间溢出时,他负在身后的手猛然收紧,指节瞬间泛白。一股极其尖锐复杂的情绪猝不及防地刺入他的心口——那是一种混合着震惊、强烈到让他自己都愕然的窒闷酸涩,以及随之涌上的、更深更沉的心疼与怜惜。他几乎能想象出那个叫宋华卓的年轻人站在她身旁的情景,这个念头像一根细针,扎得他呼吸都为之一滞。他面上努力维持着师长的沉静,但眼底深处的风云却骤然翻涌,一种近乎本能的排斥与难以言说的失落感迅速席卷了他。他看着她泪眼婆娑、彷徨无措的模样,那“订婚”二字不是喜讯,而是将她推向深渊的判决。??这让他心中的疼惜瞬间压过了那抹不合时宜的酸涩,转化为一种更为强烈的保护欲。
他迅速将一切不该有的情绪死死压回心底,眸光沉静下来,专注地落在她身上。
他未有丝毫轻视或不耐,待她情绪稍缓,才沉声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难为你了…这些事,压在谁身上,都难以轻松。终身之事,关乎一世悲欢,更需谨慎,当遵从本心,而非全然委顺他人期望。”
随后,他望向枝头残梅,目光悠远,语气变得更加深沉,带着一种文人特有的、对才华的珍惜与对世事的感慨:“至于社长之职,我并非强求。只是觉得可惜。?? ??文字乃心魂之所寄,文章乃性灵之光华。墨痕社虽小,却是一方能让性灵暂避风雨、自由舒展的天地。我观你笔下,自有丘壑,灵秀内蕴,若因外务纷扰而令珠玉蒙尘,灵光晦暗,岂非辜负了上天所赐之禀赋?与同窗切磋,寄情诗文,并非琐务,或许反是当下困顿中,能予你支撑与排遣的一叶扁舟,一处桃源。”
最后,他看向她,目光清澈而坚定,将选择权完全地、尊重地交还给她:“自然,若你觉此刻确无力承担,我必尊重你意,绝不会强求。只望你…无论如何,莫要轻易放弃书写,那是你的一部分,不应为任何外因而湮灭。”
他的话语,像一双沉稳而温暖的手,轻轻托住了她不断下坠的心,??不仅理解她的痛苦,更试图为她指出一条在困境中保全内在自我的微光之路。
吴灼望着他,泪水依旧,心中那片冰封的混乱与孤寂,却仿佛被这温和而有力、??且充满了知音般珍惜的理解??悄然融化了一丝缝隙。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哽咽道:“…谢谢先生…我…我需要些时间…想想…”
“好。”沉墨舟温和应道,??目光在她泪痕未干的脸上停留了一瞬,那眼神深处藏着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愫——有怜惜,有担忧,还有一丝被完美掩饰的、属于他个人的、深藏的黯然,“无论多久。”
*****
自那日小花园倾泪一诉后,吴灼心中的重压并未减轻,却因沉墨舟的理解而稍得喘息。然墨痕社社长之位依旧空悬,如同一桩未了的心事,萦绕在两人之间。沉墨舟深知此事急不得,却也不愿见她才华就此埋没,决心再做最后一次尝试。
这已是第叁次相劝。
此日课后,沉墨舟直接请人带话,邀她至墨痕社平日活动的教室一叙。此地意义非凡,墙上张贴着过往活动的照片,书架上堆放着社刊文稿,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往日社员们热烈讨论的气息。
吴灼推门而入时,见沉墨舟正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渐吐新绿的垂柳。夕阳余晖透过窗棂,为他周身镀上一层暖色,却也让这间空荡的教室更显寂静。
“先生。”
沉墨舟转过身,目光温和却带着不容错辨的郑重。他没有寒暄,直指核心:“灼灼,这是我第叁次,也是最后一次问你。”他声音平稳,却字字清晰,“墨痕社社长之职,关乎一社之气运,亦关乎你自身。前番你言家中牵绊,心力交瘁,我皆明白,亦不勉强。”
他缓步走近,目光扫过墙上那张苏静文带领社员们郊游论诗的旧照,语气沉凝而富有深意:??“然,你可曾想过,‘存在’先于本质?人并非生来就为何物,而是在选择与承担中,才真正定义了自己。困于身份、家世、他人期望之囹圄,并非真正的‘自为’,而是将自身置于‘自在’之物的境地,任由外界涂抹。”?? 他的话语带着哲思的穿透力,??“这墨痕社,这社长之责,或许正是你跳出那被定义的角色,为自己选择、并由此塑造‘你是谁’的一个契机。于此间,你可寄情翰墨,可结交同道,可暂避外界烦扰,更可…主动创造你自身之价值,而非被动依附于任何他人或家族之名。”
他的话语,不再是单纯的鼓励或惋惜,而是带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洞察与引导,直指她内心最深处的存在性焦虑与对自由的渴望——对定义自我而非被定义的追求。
“我知你疲累,知你欲躲藏。”他看着她微微动容的眼眸,声音愈发恳切,“但躲藏并非长久之计,那或许只是一种‘沉沦’,是对本真自我的逃避。有时,承担一份恰当的、属于自己志趣的责任,反是朝向‘本真’的一种‘决断’。它让你有事可做,有路可走,有同道可依,??让你在行动中确证自身的存在与力量,?? 不至于在孤寂与虚无中沉沦。”
他最后道,目光深邃地望着她:??“社长之位,并非枷锁,我愿视其为…予你的一处‘桃源’,一方你可自主耕耘、并在此过程中不断重新发现和塑造自我的精神家园。你若仍觉不可,我绝不再提。但若你心中尚存一丝不甘,一丝对文字、对同道、对成为‘自己’而非他人影子的热忱,便请…再思之,重思之。”
这番话,如重锤,又似钥匙,敲击并试图开启吴灼紧闭的心门。她环视这间熟悉的教室,目光掠过书架上那些熟悉的文集,墙上那些洋溢着青春热情与自主光芒的笑脸……这里,确实曾是她短暂逃离家族阴影、摸索自我的一方净土。沉墨舟的话,??以其前所未有的思想深度和精准的共情,剥开了她用以自我保护的重重借口,露出了内里那份对失去这片可能定义“我是谁”的阵地的不舍与不甘,以及对“本真”生活的深切渴望。 ↑返回顶部↑
吴灼默默点头,跟在他身侧一步之后。
两人沿覆着残雪的卵石小径缓行。沉默片刻,沉墨舟并未急于追问社长之事,而是望着枝头零星残梅,缓声道:“近日见你总是独来独往,眉间倦色深重,可是遇到了难处?课业虽重,也不该如此耗神。”
他的关怀不带半分逼迫,只有真诚的担忧。
吴灼垂着头,手指紧紧绞着衣角,内心挣扎如同沸水。这些时日以来的压力、迷茫与无人可诉的孤寂,几乎要将她压垮。此刻面对他温和的、充满信任的目光,那根紧绷的弦忽然到了极限。
她猛地停住脚步,抬起头,眼眶已迅速泛红,声音带着哽咽的颤抖:“先生…我…我不是不想…我是…没有心气儿…”
泪水毫无预兆地滚落下来,她慌忙用手背去擦,却越擦越多。
沉墨舟心中一紧,并未催促,只是静静停下,递过一方干净的素帕,目光沉静而包容,为她隔出一方可以安心倾诉的空间。
她声音充满了无助与抗拒,“宋家…他们似乎已与我父亲母亲议定,开春后便要正式订婚了…”她抬起泪眼,看向沉墨舟,眼中是彻底的迷茫与痛苦,“我觉得自己像被无数根线扯着,往不同的方向拉…快要…快要裂开了…我哪里还有心力…去做什么社长?我连自己都快顾不好了…”
她终于将最深重的忧虑之一剖白,泪水涟涟,肩膀因抽泣而微微颤抖,显得脆弱而无助。
沉墨舟静静听着,当“订婚”二字从她颤抖的唇间溢出时,他负在身后的手猛然收紧,指节瞬间泛白。一股极其尖锐复杂的情绪猝不及防地刺入他的心口——那是一种混合着震惊、强烈到让他自己都愕然的窒闷酸涩,以及随之涌上的、更深更沉的心疼与怜惜。他几乎能想象出那个叫宋华卓的年轻人站在她身旁的情景,这个念头像一根细针,扎得他呼吸都为之一滞。他面上努力维持着师长的沉静,但眼底深处的风云却骤然翻涌,一种近乎本能的排斥与难以言说的失落感迅速席卷了他。他看着她泪眼婆娑、彷徨无措的模样,那“订婚”二字不是喜讯,而是将她推向深渊的判决。??这让他心中的疼惜瞬间压过了那抹不合时宜的酸涩,转化为一种更为强烈的保护欲。
他迅速将一切不该有的情绪死死压回心底,眸光沉静下来,专注地落在她身上。
他未有丝毫轻视或不耐,待她情绪稍缓,才沉声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难为你了…这些事,压在谁身上,都难以轻松。终身之事,关乎一世悲欢,更需谨慎,当遵从本心,而非全然委顺他人期望。”
随后,他望向枝头残梅,目光悠远,语气变得更加深沉,带着一种文人特有的、对才华的珍惜与对世事的感慨:“至于社长之职,我并非强求。只是觉得可惜。?? ??文字乃心魂之所寄,文章乃性灵之光华。墨痕社虽小,却是一方能让性灵暂避风雨、自由舒展的天地。我观你笔下,自有丘壑,灵秀内蕴,若因外务纷扰而令珠玉蒙尘,灵光晦暗,岂非辜负了上天所赐之禀赋?与同窗切磋,寄情诗文,并非琐务,或许反是当下困顿中,能予你支撑与排遣的一叶扁舟,一处桃源。”
最后,他看向她,目光清澈而坚定,将选择权完全地、尊重地交还给她:“自然,若你觉此刻确无力承担,我必尊重你意,绝不会强求。只望你…无论如何,莫要轻易放弃书写,那是你的一部分,不应为任何外因而湮灭。”
他的话语,像一双沉稳而温暖的手,轻轻托住了她不断下坠的心,??不仅理解她的痛苦,更试图为她指出一条在困境中保全内在自我的微光之路。
吴灼望着他,泪水依旧,心中那片冰封的混乱与孤寂,却仿佛被这温和而有力、??且充满了知音般珍惜的理解??悄然融化了一丝缝隙。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哽咽道:“…谢谢先生…我…我需要些时间…想想…”
“好。”沉墨舟温和应道,??目光在她泪痕未干的脸上停留了一瞬,那眼神深处藏着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愫——有怜惜,有担忧,还有一丝被完美掩饰的、属于他个人的、深藏的黯然,“无论多久。”
*****
自那日小花园倾泪一诉后,吴灼心中的重压并未减轻,却因沉墨舟的理解而稍得喘息。然墨痕社社长之位依旧空悬,如同一桩未了的心事,萦绕在两人之间。沉墨舟深知此事急不得,却也不愿见她才华就此埋没,决心再做最后一次尝试。
这已是第叁次相劝。
此日课后,沉墨舟直接请人带话,邀她至墨痕社平日活动的教室一叙。此地意义非凡,墙上张贴着过往活动的照片,书架上堆放着社刊文稿,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往日社员们热烈讨论的气息。
吴灼推门而入时,见沉墨舟正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渐吐新绿的垂柳。夕阳余晖透过窗棂,为他周身镀上一层暖色,却也让这间空荡的教室更显寂静。
“先生。”
沉墨舟转过身,目光温和却带着不容错辨的郑重。他没有寒暄,直指核心:“灼灼,这是我第叁次,也是最后一次问你。”他声音平稳,却字字清晰,“墨痕社社长之职,关乎一社之气运,亦关乎你自身。前番你言家中牵绊,心力交瘁,我皆明白,亦不勉强。”
他缓步走近,目光扫过墙上那张苏静文带领社员们郊游论诗的旧照,语气沉凝而富有深意:??“然,你可曾想过,‘存在’先于本质?人并非生来就为何物,而是在选择与承担中,才真正定义了自己。困于身份、家世、他人期望之囹圄,并非真正的‘自为’,而是将自身置于‘自在’之物的境地,任由外界涂抹。”?? 他的话语带着哲思的穿透力,??“这墨痕社,这社长之责,或许正是你跳出那被定义的角色,为自己选择、并由此塑造‘你是谁’的一个契机。于此间,你可寄情翰墨,可结交同道,可暂避外界烦扰,更可…主动创造你自身之价值,而非被动依附于任何他人或家族之名。”
他的话语,不再是单纯的鼓励或惋惜,而是带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洞察与引导,直指她内心最深处的存在性焦虑与对自由的渴望——对定义自我而非被定义的追求。
“我知你疲累,知你欲躲藏。”他看着她微微动容的眼眸,声音愈发恳切,“但躲藏并非长久之计,那或许只是一种‘沉沦’,是对本真自我的逃避。有时,承担一份恰当的、属于自己志趣的责任,反是朝向‘本真’的一种‘决断’。它让你有事可做,有路可走,有同道可依,??让你在行动中确证自身的存在与力量,?? 不至于在孤寂与虚无中沉沦。”
他最后道,目光深邃地望着她:??“社长之位,并非枷锁,我愿视其为…予你的一处‘桃源’,一方你可自主耕耘、并在此过程中不断重新发现和塑造自我的精神家园。你若仍觉不可,我绝不再提。但若你心中尚存一丝不甘,一丝对文字、对同道、对成为‘自己’而非他人影子的热忱,便请…再思之,重思之。”
这番话,如重锤,又似钥匙,敲击并试图开启吴灼紧闭的心门。她环视这间熟悉的教室,目光掠过书架上那些熟悉的文集,墙上那些洋溢着青春热情与自主光芒的笑脸……这里,确实曾是她短暂逃离家族阴影、摸索自我的一方净土。沉墨舟的话,??以其前所未有的思想深度和精准的共情,剥开了她用以自我保护的重重借口,露出了内里那份对失去这片可能定义“我是谁”的阵地的不舍与不甘,以及对“本真”生活的深切渴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