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墨舟东渡隐鸿志灼灼西望决鲲途(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吴道时闻言,缓缓转过身,脸上非但没有不悦,反而露出一丝冰冷的、一切尽在掌握的讥诮笑意。他走到办公桌后,指尖轻轻点着桌面,语气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剖析:
  “前功尽弃?陈旻,你看浅了。”
  “当初调他去笕桥,是因为彼时灼灼心思未定,需要的是‘隔绝’,是让她冷静,是斩断不可控的牵连。此一时,彼一时。”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鹰:“如今,灼灼心意已决,”他顿了顿,她心里的人是谁,不必言说,“放在笕桥,天高皇帝远,他们若通过书信往来,内容为何,情意几分,我们难以完全掌握,反而容易在暗处滋生不受控的变数,那才是真正的隐患!”
  陈旻明白,调回南苑这招,这绝不仅仅是一份出于人道或军务的建议。这是一招??阳谋??。
  将宋华卓调回北平,放在南苑机场——这个就在吴道时眼皮子底下,军统势力渗透极深的地方。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宋华卓从此将处于吴道时无时无刻的监视和控制之下。他的行踪,他的交往,甚至他的情绪变化,都将变成一份份详尽的报告,放在吴道时的案头。
  吴道时看着陈旻笔下不停,嘴角勾起一丝极淡、却冰冷入骨的弧度,仿佛看穿了陈旻的心思,补充道,语气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淡漠:
  “宋军长丧子之痛,我等理应体恤。华卓回来,离家人近些,也好有个照应。况且,”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年轻人,放在看得见的地方,总比放在天高皇帝远、被些不知所谓的人惦记要放心得多,你说是不是?”
  陈旻心中一寒,立刻明白了处座的真正意图。这是一石二鸟,甚至一石叁鸟之计。明面上,是送给宋家一个天大的人情,安抚重臣,赢得29军好感;暗地里,是将最大的“威胁”置于掌控之中,切断吴灼与宋华卓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受他控制的外部联系渠道;更深一层,或许还能以此为诱饵,观察甚至引出那个神秘的“琢玉”之手。
  “属下明白!”陈旻肃然应道,“建议函会突出抚恤与军务考量,措辞恳切,理由充分。军分会和宋军长那边,一定不会反对。”
  “他们不仅不会反对,还会承我这个人情。”吴道时冷哼一声,“宋哲元正需要这个儿子在身边,这是雪中送炭。去办吧,要快。”
  “是!”陈旻领命,正要转身退出。
  “等等。”吴道时又叫住他,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冷澈,“南苑机场那边的眼线,提前布置好。宋华卓抵达之日,我要知道他每一天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尤其是……是否与北平城内,某些人,有过接触。”
  “明白!属下会安排最可靠的人手,启用高级别的监视程序。”
  “处长,还有一件事”
  陈旻上前一步,将文件夹双手呈上:“刚收到贝满女中方面转来的报备文件。该校国文教员沉墨舟,已正式获得教育部选派留学资格,将于秋季,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入读东洋史学科深造。这是他的备案文书和相关手续副本。”
  “留学?”吴道时微微一怔,他想起赏梅那日,确实听到过这个消息。但此时此刻,他瞬间警觉起来。他接过文件夹,迅速翻开,目光如电般扫过那些官方文书。当看到“东京帝国大学”、“东洋史学科”以及“秋季”这些字眼时,他猛地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死死盯着那份辞呈,仿佛要从中烧灼出隐藏的真实意图。?? “陈旻,你告诉我,这世上真有如此巧合之事?一个我们刚刚确认拥有顶尖电讯天赋、其手法甚至能干扰我们专业设备的人,他申请留学的目的地,偏偏是——??东京帝国大学!??”
  吴道时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冰冷的嘲讽和彻骨的寒意:??“那可是日本军部最重要的技术摇篮!其工学部,尤其是无线电通信和电子工程研究,背后直接关联着日本海军和陆军最核心的通讯技术研发!拥有全世界这个领域最前沿的实验室和专家!他沉墨舟不去那里‘顺理成章’地精进他的电讯本领,反而跑去文学部研究什么故纸堆里的‘东洋史’?!”
  “这根本说不通!”?? 他猛地一拳砸在桌上,震得茶杯乱响,“??这‘东洋史’的幌子,打得太过刻意,太过欲盖弥彰!??”
  “东京帝大?东洋史?”吴道时几乎是咬着牙重复这几个词,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荒谬感和一种本能的、高度警惕的审视,“一个在贝满教国文、展现出非凡电讯天赋的人,突然要去日本最高学府研究东洋史?” 这看似合理的学术晋升路径,在此刻的吴道时看来,处处透着诡异和不协调。
  陈旻的脸色也同样凝重,补充道:“手续完全合规。据查,贝满的几位资深史学教授,包括一位曾在日本留学的老教授,都为他写了极具分量的推荐信,盛赞其在‘文史’领域的‘深厚造诣’与‘独到见解’,认为其转研东洋史是‘学术发展的自然延伸’,甚至称其能‘融汇古今,贯通中西’。” 陈旻的话语平稳,但字里行间也透着一丝荒诞感和深深的疑虑。
  “学术发展的自然延伸?融汇古今?”吴道时猛地将文件夹合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眼中寒光乍现,“他在贝满显露的是电讯才能!就算有文史功底,何至于突然精深到能让东京帝大青眼有加、让国内名家不吝溢美之词的地步?!这简直是对我们情报人员逻辑判断力的公然嘲弄!”
  所有的线索——沉墨舟那干净得过分的档案、无法溯源的无线电指法、应对干扰时展现出的超乎教员身份的专业素养、近期对吴灼若即若离的态度转变,以及此刻这突兀无比的“东洋史”留学计划——在这一刻被这个看似光明正大的理由彻底串联起来,在吴道时的脑海中疯狂碰撞、重组!
  一个比“日本间谍”更让他感到脊背发凉的可能性浮出水面。
  “他不是日本人派来的细作…” 吴道时缓缓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眼前的迷雾,声音因极度的震惊和一种被更大阴谋笼罩的预感而微微压低,“他极有可能是… ‘那边’… 的人!”(“那边”是国民党对中共的常用讳称)
  “只有他们,才会如此舍得下本钱!才会如此处心积虑地长期布局!”他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洞悉阴谋的冰冷,“用一个电讯专家来伪装国文教员,再用一个耗时数年的、精心打造的‘学术’人设和这‘东洋史’研究的绝佳幌子,为他铺平前往敌国心脏的道路!他去东京,根本不是为了读书!学术是他的护身符,是他的通行证!他真正的使命,是借助学者的身份潜入日本,为‘那边’建立情报网络,或者……窃取或接触某种我们尚未知晓的战略资源或核心技术!”
  这个结论,让久经沙场、见惯风浪的吴道时都感到一阵寒意从脚底升起。他面对的,或许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人才或情敌,而是一个信仰坚定、潜伏极深、背负着重大战略使命的中共高级特工!
  “处长,我们是否…” 陈旻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已远超普通监控范畴。
  “准!”吴道时猛地打断他,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极度压抑下的决断,“立刻批准他的报备!让他走!程序上绝不能卡他,不能打草惊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