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胎系统在后宫_分卷阅读_52(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二子,说的是江氏大将军与其继室所生的第二子。而宜妃,是江氏大将军原配所出。
  江氏次子名则璋,年十五,算是大将军老来得子。自小便跟在大将军身边,习武练兵,如今已是沙场骁勇善战的小将。现今江氏大将军将江则璋送入京都,不光是为了解决宜妃一事,也是为了向昌平帝证明江氏的忠心。要知道,宜妃的所作所为,就算现在昌平帝顾及颇多,隐而不发。可一旦到了事情了结得差不多之时,江氏在想挽救就太晚了。
  江则璋于江氏而言,绝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棋子,所以江大将军让江则璋入宫面圣,实际上就是将自己的软肋一并送上去,期以此安昌平帝的心。
  “虽然江氏这么做了,但我猜,父皇也不会放下戒心罢?”
  帝王多疑,这句话可不是空穴来风。
  所以即使江氏努力地想挽回自己在昌平帝心中的形象,并透露出无论怎么处置宜妃都没有关系的信息,但昌平帝肯定不会相信的。说不定,他不仅不会此时处置宜妃,大概率还会给宜妃造势,让旁人看到他对有功之臣是多么的恩宠有加。
  “那这回封老将军也是替宜妃背锅了?”段嫣问道。
  不怪她会这么想,那个时候会对自己动手也就只有宜妃同与她勾结在一起的赵国。而昌平帝留着宜妃还有用,又想拿赵国开刀,于是被迫留在雍皇宫内的封老将军就成了最适合的人选了。
  但仔细一想,段嫣又回忆起了那日昏阙前听到的话。推测无误的话,那声小公子喊的应该就是殷疏了。
  宁平伯不可能将自己手里的侍卫交给殷疏的,他一向视殷疏为无物。那么,在假设那人是赵国人的情况下,殷疏被赵国人尊陈为“小公子”。
  段嫣只能想到一种可能。
  殷疏难道就是赵国一直在寻找的那位摇光将军之子?
  这个猜测乍一看有些异想天开,可从结果上看却又极为合理。
  为何殷疏能在赵国刺客的包围下逃生,还能将她带到千里之外的王家村?
  若是有人在暗中帮助,那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身世悲惨手段厉害,原先还被视为盟友的小伴读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帝国权贵之子。段嫣心内乍舌,倒是也没瞒着王皇后,毕竟殷疏在她心中还远远算不上什么重要的存在。
  王皇后听了段嫣的猜测后,眯起了眼。她冷声道:“赵国国内,赵太子与其余几位皇子呈抗衡之势。太子身后有赵国皇帝撑腰,那些皇子则是身后外家可靠,且还招揽了大批朝臣。若殷疏真的是摇光之子,那宜妃同她联系上的那位皇子是一定不会想看到殷疏回到赵国的。”
  “母后是说,将殷疏有可能是摇光之子的消息透露给封老将军?”
  “没错。”王皇后换了个姿势躺着,“听阿嫣所说,那殷疏似乎已经与赵国太子的人联系上了。且,你父皇那边,看样子并不打算再囚着封将军了。看那动静,似乎近几日便有放人返赵的打算。届时封将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就算不知道陈氏家主同昌平帝的谈话,王皇后还是根据对昌平帝的了解,将事情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世间从来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段嫣也知道让封老将军带着殷疏返回赵国会有多大的后患,但大多流传千古为人称奇的事迹实际上都带着豪赌的成分。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瞻前顾后,既然做下决定,便要有承担失败的打算。
  王皇后大概是想让她做这个决定,于是说完之后没有再出声。也没有任何催促,就像是睡着了那般,合上眼,呼吸清浅。
  让殷疏去赵国,赵国国内几大对殷疏态度不同的势力必将矛盾升级,届时掀起大乱。赵国自顾不暇,宜妃便会失去助力,而昌平帝也不再只有宜妃一个选择,无需再将攻赵的借口放在宜妃身上,从而纵容她。
  说实话,宜妃不是一个可以小觑的人。不管是这么多年的韬光养晦,还是当初秋猎时的残忍手段,宜妃就好似一条毒蛇,盘踞于这雍皇宫之内。昌平帝纵容她,她便会气焰嚣张,到时候充当其冲的就是段嫣等人。
  虽说如今姜太后坐镇后宫,昌平帝也颇看重王皇后腹中孩子。但相比较于他的江山霸业,段嫣不用想都知道自己同王皇后肯定是要排在后面的。如果给昌平帝一个选择,放弃王皇后,换来能吞并赵国的机会,昌平帝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放弃王皇后的。
  于他与姜太后而言,最重要的是段氏江山,皇后嫡子这些,等成就霸业之后哪里还用发愁?
  皇家就是这般,血脉亲情里利益占据大半,勾心斗角,权衡利弊得失。自认为值得的时候就连生母估计都能放弃,更何况是妻子儿女。
  人不能将自己的性命交付给旁人。
  段嫣很早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