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公子兮徒离忧(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红帐暖酒。玉足勾栏。
  厅内正中央的花台上,衣衫半解的舞女巧笑倩兮,一举一动都引得下面坐着的各位来客赞叹。
  占着风流地,偏使正经样。
  这是负子楼的姑娘们送给负子楼的来客们的话。
  韦寿和王瑱坐在二楼看台上。韦寿看着楼下舞女,不由得鼓掌应曲:“六郎,这位舞女可是有名的吴越腰,负子楼的招牌之一。花名,宁卓。”
  王瑱垂眸,扫过舞女妖娆身姿。
  韦寿笑着问:“不知六郎中意否?”
  王瑱微笑着:“纵有弱柳姿,未有牡丹意。”
  韦寿听闻后,大笑一声:“竟是宁卓姑娘也入不了六郎的眼。”
  临安是闻名天下的鱼米乡,亦是鱼米乡上生出来的风流地。负子楼是临安风流招牌之一,更是名气远播,传遍天下。
  所以,能比得上负子楼的少,比得上宁卓的更是屈指可数。
  韦寿看了眼台下宁卓,又转头看向王瑱:“宁卓姑娘不入六郎眼,那这负子楼里,可还有谁能让君一笑?”
  王瑱道:“几年前,六郎游学于太常,与一众高生老家聚于枫山流水亭。其中,适微兄乃是有名的风流子。见我等男子只能谈论诗词文章,颇觉无趣,便请来了城中乐坊舞女。”
  乐坊与楚楼。
  在前朝时,还是分得开的。
  但由于改朝换代,烽火不休。马上的将领可不管乐坊女子与楚楼**有何不同,在他们看来这都是下等营生,下等贱命。
  待天下安定,新朝立。
  乐坊和楚楼就融为一体了。
  只不过仍有一些端着清白脸面的人家,盘着祖上的乐坊队子,依旧做着往日营生,不愿与楚楼搭伙。
  韦寿听见乐坊二字,便来了兴趣。
  “可是乐坊女舞姿动人些?”
  王瑱摇摇头:“非也。”
  韦寿疑惑了:“那……”
  “乐坊女舞姿一般,令适微兄大失所望。见我等也无甚反应,便提到了负子楼。”王瑱嘴角带笑,面容温雅。
  紧接着,他慢慢又补了一句:“提到了负子楼里的覃萋姑娘。”
  韦寿一愣。
  王瑱看着跳舞的宁卓,眯了眯眼:“适微兄素来是风流雅士,知道这些花名远播的舞女也不甚奇怪。只不过连席上,那位素来古板的隋玉兄也对覃萋姑娘大加赞叹。”
  韦寿惊讶道:“隋玉兄…可是太常白鹭书院的陈隋玉公子?”
  那可是八小姓里,陈家长房一脉的公子。因起才华过人,早早就被白鹭书院取入。
  这样的才子,韦寿可不陌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